守护一方碧水清流 甘州持续治理水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张玲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在山丹河(甘州段)的河水里,飞鸟聚集、野鸭嬉水,多年不见的小鱼、小虾畅游其中……
今年,甘州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狠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河湖综合整治等工作,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上下游联动、跨部门协作,科学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山丹河(甘州段)污染水体治理,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守护好一方碧水清流。
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精准施策
6月11日,三闸镇瓦窑村村民丁万军陪同朋友前往山丹河钓鱼,“以前一到夏天,河里的水臭烘烘的,气味很难闻,如今山丹河水质大有改善,垃圾变少了,河水更清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说起山丹河的变化,丁万军直竖大拇指。
为切实做好山丹河水质水体污染治理工作,该区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甘州区山丹河水质污染整治专项攻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山丹河水质污染整治专项攻坚工作。先后制定印发《山丹河(甘州段)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甘州区城市黑臭水体和山丹河(甘州段)污染水体治理综合整改方案》,进一步明确整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持续改善水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和谐自然美景已渐渐绘出轮廓。
“今年4月以来,监测数据显示,山丹河监测断面各项水质中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高锰酸盐和挥发酚等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要求。”日前,正在实验室对山丹河及周边渠系的水质采样进行分析的甘州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刘君宝说道。
完善机制打好治污净水“组合拳”
5月27日,记者来到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现场看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良好,出水水质全部稳定达标。
据了解,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总占地12678.2平方米,日处理能力8万吨,项目主要改造厂区内新建(构)筑物包括中间提升泵房、曝气生物滤池、高密度澄清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清水池、废水池、反冲洗风机房、加药间及配电间等。今年4月底,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
在实施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程的同时,甘州区对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也十分重视。
6月12日,在党寨镇三十里店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甘肃森续环保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记录当天污水处理情况。
“此处污水处理站将污水处理工程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50吨,服务人口共850人,通过厌、好氧菌分解有机物达到降解去除综合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然后再经絮凝沉淀去除悬浮物,最后再经消毒去除有毒物质后达到污水排放要求。”甘肃森续环保运营总监翟少军告诉记者。
至目前,该区已在山丹河(甘州段)沿线三闸镇、碱滩镇、党寨镇、上秦镇4个乡镇累计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1套、芦苇氧化塘12座,处理能力为950吨/天,实现了沿河集镇和集中居住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强化监管打赢治污攻坚战
为有效提升河道巡查效率,加强河道安全管理,近日,上秦镇率先启用“河长APP系统软件”,开启了“掌上治水”时代。
“过去巡河后,还要赶回办公室填写巡河记录。使用河长制APP后,在三维地图上就能实时记录河长的巡河路线和巡河时间,真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上秦镇八里堡村书记管丰厚巡河后说。
今年,该区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要求,制定下发《甘州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意见》和《甘州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甘州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河长制配套制度,设置区级河长30名、乡镇级河长51名、村级河长245名,共落实河长326名,设立河长公示牌64块,实现了全区水域全覆盖。
此外,该区还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大力开展饮马河河道、东环路芦苇池、东泉干渠、黄水沟河道渠系水面和两岸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饮马河河道、东环路芦苇池、黄水沟和东泉渠管护制度,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