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通报张掖市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修复工作情况 179项具体问题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

兰州日报 2019-04-26 06:24 大字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万山)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张掖市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据介绍,通过两年多的持续整治,截至目前,原国家环保部约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新闻媒体反映和全面自查清理出的179项具体问题全部完成现场整治任务,矿业权、水电站、旅游设施项目分类退出工作也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绿色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据了解,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198.72万公顷,其中张掖段151.91万公顷(含中农发山丹马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4%,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2%。张掖是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与修复的主战场,张掖市把整治、保护和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作为树牢“四个意识”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确定为全市“天字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目前,保护区内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关停,77宗应退出的矿业权已全部退出,矿权全部注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已无矿山探采活动,原矿山企业已全部关闭清理、现场修复、注销退出。

张掖市对处于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5处旅游设施项目全部拆除基础设施,完全关停退出;实施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搬迁工程,2017年底核心区149户484人已全部搬出并妥善安置,95.5万亩草原实施禁牧,3.06万头(只)牲畜出售或转移到保护区外舍饲养殖,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张掖段)生产经营项目全部退出,人为活动的扰动破坏基本禁绝。

针对祁连山草原生态局部退化问题,张掖市严格实行以草定畜,落实草原奖补资金与禁牧、减畜挂钩政策,推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发展模式,采取围栏封育、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退牧还草、补播改良等措施,加快整治草原超载过牧问题,提前完成三年草原减畜任务,实现了草原草畜平衡目标。同时,对祁连山保护区张掖段林草“一地两证”重叠区域重新确权颁证,342.59万亩林草重叠面积实现权属分明,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全面解决。

张掖市高标准谋划实施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生态造林示范建设,2018年“一园三带”完成人工造林31.1万亩,带动全市完成国土绿化50.8万亩,是前三年人工造林面积的1.16倍;今年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启动,预计完成营造林56万亩。随着生态治理恢复等项目的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矿山探采受损区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等问题缓解消除。

新闻推荐

山丹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山丹讯(记者翟继宗)山丹县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落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