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陈户镇扶贫+扶志+扶智 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石晶
山丹县陈户镇围绕物质和精神“两脱贫”工作目标,着力在精准施策、责任落实、资金投入、教育引导上狠下功夫,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脱贫动力。
思想扶贫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
把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村民小组会、入户走访、赶集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贫困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发展产业,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大力开展“五星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示范户评选活动,弘扬孝道文化,制订村规民约,强化移风易俗,净化乡村风气,促进精神物质“双脱贫”。全镇16个行政村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注重发掘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各种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积极做好宣传示范。去年全镇共评选出“五星文明标兵户”32户、“五星文明户”79户、“最美家庭”16户、“美丽庭院”6户。
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全镇贫困群众劳动力技能掌握情况、技能学习意愿、文化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了解群众的技能培训需求,并与产业发展政策、就业市场形势等有效对接,制定科学的技能培训规划。按照技能培训与产业结合、与就业结合的要求,以需定培,大力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生态特色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让培训项目更精准、培训效果更明显。同时,在就业、培训和技术上,以人为本,因人施策,千方百计鼓励和支持具备就业条件的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增强成就感。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2场,培训1000余人,去年12月份,组织部分村干部和种植养殖大户赴陕西杨凌考察学习。
群众参与引导贫困群众“出力气”
在贫困对象的确认、扶贫计划的制订,到村到户项目的选择等方面,都最大限度让贫困群众参与,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吸纳到脱贫攻坚决策中,使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更接地气、更体现民意、更科学。在水、电、路、网等具体项目建设实施中,让群众参与土地协调、环境保护、质量监督、验收评估等工作;需要投工投劳的,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在村务管理和村庄环境治理中,邀请贫困群众参与,注重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及时做好村务公开,全面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强化贫困群众的全面参与,其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也使其充分感受到尊重和价值。
政策落实促进贫困群众“增勇气”
针对贫困群众对政策不熟悉等问题,户户发放政策明白纸,利用宣传专栏、横幅、“动态陈户”微信公众号、党建助手等方式,持续不断地宣传扶贫政策,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已安置94户301人;对全镇58户陈旧房进行维修加固,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全年共发放民政低保金330万元、五保金99.5万元、抚恤金33.07万元、临时救助金41.1万元、救灾资金28.8万元、救助大病患者160户160人、报销大病救助金21.5万元、为残疾人发放各类补贴补助资金23.2万元;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各类惠农补贴资金9180万元;民政资助参合2571人,资助金13.05万元。设立扶贫咨询投诉电话,做到有惑必解、有困必帮、有诉必查,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解决,5个工作日内以电话、入户等形式回访,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的“连心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化解信访案件17起,处理矛盾纠纷54起,调解率96%。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齐兴福通讯员翟继宗前不久,山丹县某村村民王某以丈夫李某不照顾家庭和孩子、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山丹县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时,原告态度坚决,被告也同意离婚。按照法律程序,审理结...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