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强“堡垒”振兴乡村

张掖日报 2018-03-16 19:00 大字

本报记者翟继宗

山丹县从建强基层阵地、突出精神文明工作、选强配优村党支部班子等入手,实施乡村组织振兴,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础战斗力,基层堡垒作用明显加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服务之家”旧貌换新颜

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群众办事的咨询台、会议室、图书室、三治工作室一应俱全……走进山丹县清泉镇郇庄村综合办公楼,让人耳目一新。“现在办公条件好了,村两委班子干事有了阵地,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村党总支书记马忠义说,现在都实行村干部坐班制,门口有公示牌,群众办事更方便了。

而在3年前,该县普遍存在村委会破旧,有的村委会甚至不得不搬到村里弃用的小学校舍临时办公。

村两委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咋给百姓搞服务?为此,该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12年开始实施村级阵地建设工程,在试点村庄为村两委建造办公场所。目前,按照新建10万、改扩建5万、装修2万补助标准,已对全县102个村级活动场所补助建设资金465万元,95%的村级活动场所达到规范化的标准。每个村都有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便民服务室等,还设有党建工作牌、电教设施和党务政务公开栏。此外,从去年初开始,每个村委会办公场所增设了一间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工作室,通过成立“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机制。目前,“三治融合”社会治理工作站实现全覆盖,“三团”人员在自治建设、法治建设、德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开展各种服务2300多场次,帮办实事好事620多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70多起,全县缠访闹访、越级非访、以访谋利等信访事项大幅下降,广大群众法治理念稳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推进。

文化广场欢乐大舞台

来到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健身器材、篮球场一应俱全,文化活动中心还设有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每到农闲时节,位奇镇各村自组的文化队伍开始活跃起来。位奇村红星文化活动社团负责人周秉连说:“全镇10多个文化队伍一年要演出100多场,过年的时候更热闹,各村的社火表演让村民红红火火过大年。”这是山丹全面提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成果惠及城乡百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山丹县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文化广场为载体,为群众提供娱乐、交流和学习的场所,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该县共建成92个“乡村舞台”,已建成的“乡村舞台”总数占该县行政村总数的83.6%;8个乡镇高标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信息站全覆盖;全县110个村每个村配备了价值5000元的锣、鼓、音箱等设施设备,城乡文化社团成员达1100多人。组织举办广场舞大赛、农民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乡村书画摄影展等文化活动600余场,极大调动了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还在农村建起“道德讲堂”,开展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用评选出的模范、代表现身说法,将道德文化“讲”出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乡村文明、积蓄道德力量。

(转二版)

新闻推荐

山丹培黎学校积极备战全省职校师生技能大赛

山丹讯今年,甘肃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即将拉开帷幕,山丹培黎学校共有18名学生、7名教师参加16个项目的比赛。早在开学之初,山丹培黎学校就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安排了参赛学生辅导工作,...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