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调解奏响安民和谐曲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甘州东街阳光调解工作室

张掖日报 2021-01-26 09:44 大字

□祁晓蓓张晓山

日前,《司法部关于表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模范人民调解员的决定》印发,张掖市甘州区东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阳光调解工作室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走进该工作室,一张笑脸、一杯热水,让前来调解纠纷的居民感受到家的温馨;“接地气”的语言、“拉家常”式的谈话,让居民感到暖意融融。阳光调解工作室里,除了社区工作人员,还有新时代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队、法律志愿者等,居民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阳光调解小分队”。阳光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充分利用社区人民调解资源,以灵活、快捷、易于接受的方式,成功调解诉前调解案件及各类矛盾纠纷240余起,调成率达100%,成为甘州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模范单位。

交通事故起纠纷案例引导巧调解

2019年6月的一天,金安苑居民张某驾驶摩托车与李某驾驶的四轮车相撞,致使张某右腿股骨骨折、右小腿粉碎性骨折,被交警部门确定承担次要责任,但就具体赔偿数额,双方意见分歧较大,各执己见僵持不下。而事故主要责任人四轮车车主李某,在未能与张某就赔偿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外出打工长期不归。无奈之下,张某只好向阳光调解工作室求助。该工作室接案后,迅速联系外出打工的李某,经过电话里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和案例引导,李某答应返回老家进行调解。

为使调解顺利进行,工作室制定初步调解预案,详细了解事发详情和事故处理过程,并与当事人双方进一步谈话沟通,摸清了纠纷当事人的利益诉求。2019年7月10日,阳光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小组正式对该案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员向双方耐心细致地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制度,以及各种赔偿费用的产生依据和计算标准,帮助纠纷双方消除对立情绪,引导双方本着积极诚恳的态度协商解决赔付问题。在调解员的耐心说服下,双方最终作出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在调解员的见证下,李某现场履行了给付义务。拿到了期待已久的赔偿款,受害人张某和家人连声向阳光调解工作室的调解人员道谢。

联调联动促融合化解矛盾顺民心

社区纠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生活中不可避免,但是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大矛盾。2019年7月,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辖区某二楼3号门店楼上住户张某反映,他家楼下某餐厅的招牌装得太高,影响他家室内采光,另外餐厅的油烟处理得也不好,抽出的废油顺着他家车库墙面往下流,车库地面到处是油污。他曾多次找过餐厅老板要求处理,却一直推脱不解决问题。阳光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到餐厅实地查看,餐厅老板甘某认为他承租此门店十多年了,楼上谁也没有说过遮挡阳光,店里的油烟净化器换上才一年多,推诿不愿更换。调解一时陷入僵局,调解人员没有气馁,转而联系小区业主委员会、辖区食药所、工商所等相关部门出面调解,经查验餐厅的油烟净化器确已老化,食药所给甘某下发了整改通知,督促甘某及时更换并对污损墙面进行粉刷。工商人员就餐厅招牌过高问题耐心给甘某摆事实、讲道理,甘某终于答应更换招牌,不再影响楼上住户采光,解开了邻里之间的那些“疙瘩”事。

2019年以来,阳光调解工作室进一步前移调解关口,掌握一线矛盾信息,主动开展“民情访谈”,通过入户走访、听取诉求、汇总梳理、民情访谈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居民诉求,掌握辖区矛盾苗头,做到简单矛盾现场调,一般矛盾快速调,复杂矛盾“1+N”公开调,群策群力化解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主动深入社区网格、居民楼院排查矛盾纠纷68起,成功调处165起,涉及当事人360多人,涉案金额1900多万元,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甘州肉牛产业稳健发展

甘州讯(记者蒋云马岳荣)近年来,甘州区围绕加快百亿级肉牛产业发展目标,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稳增长、打赢产业扶贫攻坚...

张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