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只为“一颗豆” 记高产“张豆系列”杂交大豆研发人张掖宏顺通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大跃

张掖日报 2020-12-17 09:54 大字

本报记者陈文宝钱晓萍王瑾

甘州区红沙窝种植区(张掖农场野水地),名为种植区,实则是沙石滩地试验田。可就在这片沙石滩地上,8月21日,占地近110亩的“张豆1号”杂交大豆喜获丰收,实收实测亩产达396.24公斤。10月12日,占地近50亩的“张豆3号”再创张豆系列杂交大豆亩产新高,实收实测亩产432.6公斤,是2019年全国大豆平均亩产129公斤的3.4倍。收获现场,与不断刷新的高产纪录同样让人惊讶的还有大豆植株:平均每棵高达30公分的植株上,几乎一样大小的豆角挨挨挤挤,从根部长到了枝头,尽管密植却植株整齐,与脚下土地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65岁的张大跃像对待宝贝一样,不时地躬身、起身,将机收时散落在地的豆角一一捡起。“因为张豆系列从无到有太不容易了,这可是我和团队近27年的科研成果啊!”谈及张豆研发,这个年逾花甲的老人眼睛里依然闪现着孩童般的光芒。

对许多人来说,这个名字较为陌生,然而百度搜索张大跃,“张豆1号”与“绿丰1号”创始人,我国“杂交大豆之父”等科普词条,却足见其声名不普通。

因为一份情怀,他与“育种”结下不解之缘。

1955年,张大跃出生于张掖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从童年开始他就对贫穷和饥饿的记忆刻骨铭心。“那时候农民种地很苦,但再怎么拼,种的粮食仍然吃不饱,小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吃得饱,能让咱农民的日子过得好一点。”谁曾想,这个儿时的朴素愿望竟影响了他整个职业生涯。

1978年12月,从张掖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张大跃先后在武威农林牧局、武威地区种子公司从事农业技术和良种繁育推广工作,一干就是15年。种是农的根本。在张大跃现在的家中,一沓一沓装裱入框的获奖证书见证着他15年来专注育种,助农增收的脉络和成果:1987年,他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高产小麦“武春121”,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与原武威地委、行署组织实施武春121小麦良种百万亩“丰产”推广项目,为期5年,使得小麦产量在同等肥水条件下大幅提升,极大缓解了原武威地区吃国家回销粮的压力,获中国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他改进春小麦良种繁育方法,由原来的小麦原种生产“三圃法”改进为“二圃法”,大大缩短良种繁育时间,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其成果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9年,他主导研发推广的玉米金黄417杂交种,获省农业厅农业科学技术改进二等奖,而他个人也多次获得武威地区种子繁育推广先进工作者、民办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3年对张大跃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经济要上去,干部要下去”的助农政策,让他萌生了“出体制,自己干”的念头。曾作为民勤挂职科技副县长的他,本该有更多选择,但他认为:“我就是个农技人,价值和热爱都在这把技术上,看到我的科研成果在农民的地里开花结果,比我拿奖金还兴奋。”随后,他成立了甘肃凉州种子公司,专门从事甜菜、牧草等种子繁育,并掘得人生第一桶金。(转二版)

新闻推荐

张掖市社会各界踊跃为“逆行天使”宁俐雯捐款献爱心

中国张掖网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甘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宁俐雯挺身而出,与疫魔展开殊死搏斗。现在,她身患重病,又在与病魔进...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