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战疫情 记张掖市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师张玉芬

张掖日报 2020-04-30 15:07 大字

本报记者段新生

新春佳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席卷全国,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疫情虽然打破了春节喜庆的气氛,却吹响了医护人员冲锋的号角,数万名医护人员前赴后继奔赴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希望。张掖市第二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呼吸科护师张玉芬就是其中的一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时刻,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得知疫情后,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想到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有责任冲锋在前,家里父母亲也很支持,第一时间就写下了请战书。”张玉芬在谈到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时说。

战疫情义无反顾,担使命迎难而上。抵达武汉后,参加培训,熟悉护理流程和电子病历,进行现场演练考试,等待接诊患者。2月7日晚上7时,张玉芬和同事进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展患者收治工作,当晚就收治病人50人。第一天进舱,面对大量的确诊患者,每一张床位就是患者生的希望。“临近饭点,看见一位带着简单行李的阿姨,得知有床位后,她当时就嚎啕大哭,给家人打电话一遍又一遍地说:有救了,有救了……”张玉芬说,那一张张床位对于特殊时期的患者来说,就是绝处逢生。

“每天工作6小时,驻地离医院比较远,加上穿脱隔离服和路程上用的时间差不多10小时,工作强度很大。”张玉芬的记忆里,厚重和密实的防护服较密闭,导致呼吸困难,频频出现乏力现象,防护服穿在身上行动不便、动作缓慢,不能进食、不能上厕所,由于工作区域比较大,不停地来回奔走,时时大汗淋漓,浸透衣服。为此大家在防护服里穿的都是短袖,为了减少感染,每次都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进入帐房穿防护服。在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中,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以最亲切的语言、最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护理每一名患者。

真正的医者,不只医身体,更医人心。患者的痛苦不仅来自于病痛,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用职责护佑健康,用爱心温暖人心,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份大爱。“在方舱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们做的最多的不是医疗救治和生活帮助,而是对病人持续的心理安慰。住进方舱医院的每一名患者,每天都要承受病痛折磨和精神恐惧双重压力,情绪极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工作重点就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尽快平复心情,消除恐慌心理,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张玉芬说。

张玉芬的细心护理,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名患者由于自己的女儿生完孩子才四个月,常常想念女儿和孙子,他每次看见张玉芬就像看到他女儿忍不住想哭。“每次上班我都会和他聊聊天,讲讲张掖的特色美食、旅游景点,让他心情放松,减轻压力。”张玉芬回忆道。

“病区里的患者都会反复询问自己身体检查结果如何、是不是可以出院了等问题,我都会耐心细致地跟他们讲注意休息,保持乐观情绪,让他们增强信心。”张玉芬说,看到患者流露出希望的目光,自己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自己愿为每一位患者撑伞挡雨!

疾风知劲草,大浪知英雄。“在战疫一线,看到身先士卒的党员先锋,面对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感召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入党的决心。”在武汉方舱医院,张玉芬向党组织郑重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组织的崇敬与向往,表达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与决心。

在抗疫一线,她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尽己所能,用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和担当,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白衣天使无愧于时代的风采与担当。

新闻推荐

张掖市审计局 开展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

本报讯近日,市审计局按照审计署及审计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审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聚焦中央、省...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