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金色之城美如画
本报记者吕霞
“金张掖,绿湿地,乘着歌声来看你,看你的祁连冰川黑河水,山水相依风里雨里;看你的半城芦苇半城塔,朝夕相守诗里画里……”一曲优美的旋律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一行引入了张掖。
70年,有着“塞上江南”美誉的金张掖,从一穷二白到丰衣足食,从艰难困苦到富足安康,从戈壁荒山到湿地丹霞,绘制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生锦绣画卷。
稳增长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也是张掖快速发展的70年。这期间,张掖项目建设迅猛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从1952年的45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245.6亿元,增长了5万多倍。”张掖市发改委副主任张成琦告诉采访团记者。
据张成琦讲述,1978年到2012年的34年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张掖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使张掖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投资方向的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张掖市抢抓历史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干成了许多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相继建成了大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张掖火电厂一期、黑河干流梯级水电站、连霍高速公路张掖段、爱味客马铃薯全粉、丹霞、马蹄寺、大佛寺等一批推动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公路网络不断优化,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949年,张掖市生产总值仅有3100万元,1970年突破亿元关口,2005年跨上100亿元大关,2010年突破200亿元,2018年达到407.71亿元,是1949年的1315.2倍,1978年的161.8倍,1990年的32倍,2000年的6.4倍,2010年的1.9倍,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发展。”来自张掖市统计局的这组数据,再次证明了该市的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7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张掖市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升。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仅为56元,1978年达到257元,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8年跨越了万元大关,2018年达到33105元,是1949年的591.2倍,1978年的128.8倍,1990年的29.5倍,2000年的6.5倍,2010年的1.9倍。同时,1949年—2018年,张掖市财政收入由128万元增加到60.64亿元,增长4736.5倍,年均增长13.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94年的1.14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7.84亿元,增长23.42倍,年均增长14.24%。(转2版)
新闻推荐
(接一版)四要不断强化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各相关县区、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配套水、电、暖、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优...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