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村“三变”变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张掖日报 2018-06-12 11:46 大字

□侯东山王开锋

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深入推进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紧盯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目标,不断发展壮大奶牛养殖、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本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17年,全村村级经济收入达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全村98%以上的农户完成了农民到股东的身份“蜕变”,分享到了农村“三变”带来的改革红利。

盘活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的归集“嬗变”

该村挖掘盘活集体资源、土地资源、住宅资源的潜在价值,推动全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资本化,使无人关注的“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收益低下的“劣势资源”变成了“优质资产”。

对闲置集体土地资源,采取作价入股、按比收益的方式,组建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建成前进奶牛养殖场,并逐渐发展壮大为拥有13个养殖场、总资产达16亿元、入园奶牛3万头的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将2000亩集体农场作为牧草基地作价入股前进牧业,采取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相继组建长绿蔬菜、红提葡萄和花卉苗木等5个专业合作社,建成540亩设施红提葡萄基地、300多亩苗木花卉基地,实现了企业、集体、农户互利共赢。着眼于加速村民社区化进程,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安居房830套,对70%的农户进行社区化集中安置,拆除旧房270院,在扩展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了房屋增值。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前提,打破村域界限,将邻近的二闸村3个社居民点列入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采取集中安置、资金补偿、作价入股等方式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置换,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指标。

依托村级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布局调整、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措施,利用原有耕地连片建造日光温室、钢架拱棚,建设苗木花卉基地,利用现有林地发展林下经济,使原来碎片化、低效化、单一化的土地实现连片化、设施化、多元化,土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

巧集股金,实现资金变股金的升值“裂变”

灵活应用深化改革政策,最大限度汇集各类资金变股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资金支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企业流转村集体的耕地和农场荒地,采取土地流转金折价打包抵顶村民社会保障服务,对本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放210元至500元不等的养老金,并逐年每人递增100元,对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岁以下儿童每天免费供应半斤鲜奶,让全体村民得到集体资产入股分红收益。

根据群众意愿,对企业、合作社流转农民的土地,对没有入股意愿的农户,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按基准价每亩800元、每年递增5%的标准,兑现土地流转金。愿意入股的农户,采取折价入股的方式,参与企业和合作社生产经营,逐年核算分红。至目前,第一批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村民,亩均分红收益达1200元以上,远高于周边耕地流转价格。

自2012年开始,该村启动集中搬迁安置工作,对全村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征收,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折股变股金参与村集体经营。广泛宣传动员和每年丰厚的分红激励,村民以自身积累的闲散资金集资入股,参与集体经营,村民累计入股金额达到近亿元,仅前进牧业每年分红达900多万元。

加大政策争取支持力度,用足用活金融信贷和妇女小额贷、贴息贷等各类金融类发展扶持政策,采用农户贷款,每户配股2万元的方式,争取贷融资2.75亿元,与金融机构达成整村推进农户免担保信用贷款意向性协议,衔接落实信贷资金4000多万元,有效将负债类的“负资产”转化成了收益可观的“权重股”。

不落下一人,实现农民变股东的全员“蜕变”

前进村着眼于通过“三变”改革实现全民参股、人人受益,广泛发动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宅基地折价入股、奶牛估价入股、现金入股等方式,参与集体经营并定期分红,增加资本性收入,对鳏寡孤独老人集体兜底养老,不断扩大“三变”改革的覆盖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出台激励政策,采取配车子、奖票子、给位子等措施,选拔招募93名优秀管理人才,充实到前进牧业、休闲农业等企业领导岗位和关键管理岗位,90%以上的企业管理人员参股经营,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高薪聘请区内外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积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充实到奶牛养殖、葡萄种植等各个支柱产业生产第一线,对优秀人才和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实行配股奖励,使他们由“打工仔”变成“小股东”,成为股份制的产业工人和职业农民。

该村持续开展“党员示范户”“五星文明户”等精神文明评选创建活动,将每年8月29日确定为“爱村日”,累计投入1850多万元,连续9年斥资重奖在村集体事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致富标兵、优秀党员、产业能人。设立爱心基金,适时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救助,建立村级奖学金,对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新建小套公租房,采取集体补贴房租的形式,解决相对贫困家庭住房困难。对鳏寡孤独、无人赡养的老人,统一实行兜底政策,将原有住房进行拆迁,宅基地收归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收入作为养老送终费用,由村集体出资新建老年颐养中心,实行全日制居家式集中养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葬,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张掖市湿地管理局抓落实建制度促作风转变

本报讯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小处着眼、细处入手、实处用力,以踏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行动全力推动作风...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