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开展义务植树工作综述

中国张掖网 2018-04-13 17:15 大字

让青山常绿 让城市更美

——张掖市开展义务植树工作综述

本网记者 张玉茹

阳春时节,草长莺飞,伴随着和煦的微风,行走在张掖的城乡道路上,一片片新生的树林绿绽枝头,层峦叠翠,见证着张掖人建设绿色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见证着张掖的崛起和腾飞。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和改善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福祉的重要举措,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行动,生态建设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018年,张掖市积极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祁连山林地保护与建设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支持,2018年度计划完成营造林总任务76.6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12万亩、封山滩育林40.55万亩。

携手植绿,打造一片绿荫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春风的吹拂下,一棵棵树木已伸叶吐绿,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连日来,张掖市各级各部门连续组织植树造林活动,全力打造绿色张掖。

4月11日,来自市直单位、省属驻张单位、甘州区9部门总计98个单位、3004人来到甘州区黑河生态带义务植树点,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起播种绿色、播种希望。

植树现场,广大干部职工拿起铁锹等工具,开始分头植树,有的扶树正苗,有的挥锹培土,有的踩土定植,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市林业局派出技术员在各个植树点穿梭,细心指导大家栽植树木。

一位市直单位的工作人员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看着栽下的一棵棵小树苗,那种为张掖蓝天白云作贡献的感觉,让我们兴奋又自豪。”

植树造林,坚持绿色发展,一直是张掖多年的不懈追求。张掖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观念,加快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着力探索张掖绿色发展的“生态路径”,绿色张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绿化先行,共建大美张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方略,市委、市政府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作出全面启动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进一步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规划自2018年至2020年,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强化祁连山整体保护和自然恢复;坚持工程建设与义务植树相结合、造林绿化与景观建造相结合、荒漠造林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国土绿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全面推进“三带”生态建设。

2018年,计划完成以“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为引领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营造林任务76.6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12万亩、封山滩育林40.55万亩。积极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祁连山林地保护与建设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支持,预计总投资20.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2.6亿元、县区整合配套2.1亿元、社会投资5.5亿元。

创新机制确保树木成活

四月,行走在张掖大地,不论是皑皑白雪的祁连山脚下,还是碧波荡漾的黑河岸边,到处是人们挥汗播绿的火热场景。广大党员干部、驻地官兵、普通群众,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搭档,有人挖坑、有人栽苗、有人浇水、有人覆土,配合默契,干劲十足。

为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市县两级派出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从挖坑、定植、培土、围堰到浇水、覆土等工序和环节全程监督,一丝不苟。

在植树过程中,各单位认真落实“谁栽谁负责、谁栽谁管护、谁栽谁保活”的责任要求,自备植树及浇水工具,自带干粮,保质保量完成植树任务。

张掖市农科院首次运用黄腐酸和保水剂,通过不同的使用量,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长势。整个试验过程需要10个月时间,得出结论后,对以后植树造林能够提供更好的试验方法和一些技术条件,对生态工程的修复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方法。绿色家园关系千家万户,生态文明造福子孙后代。张掖市全力建设绿色家园,不但营造了绿色飘香的田园风光,更为张掖奠定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平台。绿色,俨然已成为张掖大地上的主色调。

新闻推荐

助人为乐好老师——李喜勇

本报记者谢利江“李老师,我们都给您点赞!”最近,一提起李喜勇这个名字,张掖二中的师生个个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原来,李老师又做了一件好事。今年55岁的李喜勇是张掖二中的一名高级教师。3月8日中午,...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