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中的最美娘子军 记“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
在位于张掖市的河西走廊北部荒漠区,有一个被称为“绿色守望者”的优秀集体——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该站是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所属的野外科研站,也是国家林业局在黑河流域所设的荒漠化定位监测站,为全国沙化典型地区13个重点定位监测站之一,承担国家林业局黑河流域荒漠化定位监测研究任务、沙尘暴监测任务以及张掖市北部荒漠区典型退化沙荒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任务。试验站科研人员25人,其中女职工16人,占职工总数的64%,2014年被授予“甘肃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林业基层一线的科研人员,严谨的科研态度,过硬的业务素质,无私的奉献精神,是衡量工作优劣的一把标尺。这支以女职工为主力军的科研队伍,以女性特有的温情、细腻、周到、坚强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无私奉献,屡创佳绩,为全市的生态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16名女专业技术人员的心中,科研事业高于一切,她们在气候恶劣的张掖市北部荒漠区数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林业科研第一线。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她们深入荒漠区,不怕春天风沙逼人、夏天高温干燥、秋天风霜掠面、冬天寒风凛冽,在白茫茫的盐碱、荒漠地上进行植被、土壤及气象因子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大,每次出去调查就是一整天,中午只能吃点干粮喝点冷水。虽然春风吹皱了脸庞,碱土侵蚀了双手,日光晒黑了肤色,但她们全然不顾,尽职尽责,生怕科研数据有一点差错。在处理土壤含水量数据时,面对一次所取回的几百个土壤土样,为了数据的精确性,她们往往半夜都守着烘箱,在电子秤上精准地称着一个又一个的土样盒。为了有效治理沙化土地,建成沙荒地治理示范基地,她们争取到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生态经济型树种文冠果沙荒地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等多个科研课题,冬天的种子贮藏、春天的种子育苗、夏季的锄草灭虫、秋季的修枝管护、冬季的越冬管理,女职工们样样做得细致周到。在试验地里,她们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烈日,蹲在酷热难耐的沙地里,把细小的种子细心地撒播在苗圃地里,往往一蹲一整天,起来的时候腿脚酸疼、浑身湿透,可是看着幼苗破土而出的时候,她们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目前,该站已建成木本油料作物文冠果示范推广基地1000多亩,同时,积极培育各类苗木及花灌木200多万株,为甘肃乃至西北木本油料作物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河西生态工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做好科研试验的同时,女职工们结合“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活动”“***”“科技之冬”等活动,在村、镇进行林业技术示范、村民技能培训、林业政策宣讲服务,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并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5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5000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万多份,培养科技明白人30户,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引进的20多个林木新品种、8项推广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共享。广大群众被站点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并给予她们高度的赞扬。
通过努力,试验站由一个普通的科研站点晋升为全国沙化典型地区13个重点定位监测站之一。有8人担任全国化学除草学会西北分会理事、张掖市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有2人被评选为全国科技特派员,近10人获张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管拔尖人才、全市优秀挂职科技副乡镇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先进个人、张掖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共完成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正是这样一支以“娘子军”为主力的野外科研队伍,在科研一线展示着巾帼风采,成为张掖市北部荒漠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苦在荒漠不知处,乐在科研求索时。”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巾帼娘子军个个作风扎实、技能过硬,业务精通、能打硬仗。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她们将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建新业绩,用实践行动谱写新时期林业科研妇女的新辉煌。
新闻推荐
兰州晨报讯(记者孟晴云)立春前后,张掖市中福在线民主西街销售厅传出“双黄”大奖喜讯。2月1日、2日两天,民主西街销售厅3号、4号投注机接连中出全国累积大奖25万元。据了解,此次的中奖者刘先生(化名)和...
张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