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间至味是饺子

张掖日报 2017-11-23 10:35 大字

木子

周末了,问老公和儿子要吃什么,两人异口同声“饺子!”

“好,没有问题。”

上街买肉买菜买葱买姜买蒜。周末了,可以像一个家庭主妇那样,到菜市场慢悠悠边看边挑。菜市场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不同的讨价还价声。有人讨厌菜市场的嘈杂,我却喜欢它的烟火气息。周末来这儿买菜转悠,和周末上花市一样令我感动。

有人说,厨房就是女人的战场。我却说,厨房是女人的舞台。虽然称不上“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贤妻良母,可对厨房还是很喜欢的;虽然心不灵手不巧,但粗茶淡饭还是有模有样的。放一张CD,音乐就在客厅与厨房流泻,是自己喜欢的班得瑞的《阿尔卑斯巡礼》,然后开始“洗手做羹汤”。

先切肉丁。切好肉丁,切菜。新鲜白菜和新鲜的白萝卜,每次包饺子都喜欢包两三种不同馅儿的。白菜嫩嫩的白晶晶的菜帮细切成丝再切成丁,放盐水后捏挤干水分,放入肉丁和调料。调料如果拌得好,馅子还包就“先香夺人”了。白萝卜先切丝放滚水里汆一下,然后再切碎和肉丁调料搅拌均匀,也同样“先香夺人”。

馅子准备好后,就开始包饺子了。本来第一件活是和面,如今很懒了,从压面铺直接买了包饺子的面,只需擀成小张就可。我在大城市见过有专卖饺子皮的,我当时就想,再方便,我也不会买饺子皮。包饺子,擀皮是一件许多人不喜欢的事,但我却是喜欢。左手面皮右手小擀杖,左手旋转面皮,右手搓转小擀杖,圆圆的面皮就一张张“诞生”。整个过程两手和谐默契,很有美感。有姐妹或同事说起家里包饺子,大多是男士擀面皮。我却喜欢自己擀,自己包。不是老公儿子不帮我,是我不喜欢他们来破坏我的“作品”和剥夺我享受这一刻。我的家乡饺子包的形状很独特,我们称之为“老鼠饺子”,胖乎乎的,肚皮下面细密的小褶子捏起来。我喜欢这种“老鼠”,馅儿填的多,鼓一个大肚子,细密均匀的小褶子像旗袍上滚着的花边。一个人边听音乐,边包饺子,白菜大肉的包成张掖样子的,萝卜大肉的包成家乡样子的,包好的饺子一排排“排兵布阵”列在托盘里。

包完饺子,收拾干净刀、板、面、杖等,收拾干净厨房,包好的饺子“严阵以待”,才会消消停停地烧水下饺子。

等我终于喊一声“吃饺子了”,老公和儿子早就“望眼欲穿”了,抢着摆好碗筷,饺子还没有上桌就嚷着“好香”。一盘饺子,三双筷子下手慢就不足以表达对饺子香的肯定。

“香不香!”“太香了!”“真的?”

“妈妈,给你打100分!”“哪种馅儿的香?”“都香!”

不能说风卷残云,但绝对大快朵颐。

看着一队队可爱的“老鼠”,一排排笨笨的“扁食”(此为我的故乡对张掖和全国其他地方包的饺子的一种称呼,有别于我们的“老鼠饺子”)“举身赴清池”,既得意又惋惜;再看着白白胖胖的饺子盛在餐盘里,儿子老公放亮的双眼,笑容灿烂的脸,既开心又满足。

我很少听到北方人有不爱吃饺子的。小时候,吃饺子都是年头节下,哪里会有肉馅。过年杀了猪羊后母亲总把猪羊的肥膘熬炸成白生生的猪油羊油,等它们凝结后,用来炒菜。熬炸后剩下的渣滓就叫“油不拉”,这就是“荤”饺的料了。但就这油不拉饺子也不是常吃的。家乡的油不拉洋芋饺子,那是我至今认为最香的饺子。

“中国魅力城”节目正在热播,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初见的惊艳,但就像一个家庭,一个母亲一样,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从“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播出和出书之后,饮食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饺子作为全民的美食,不会成为哪个城市的味道,但它会成为无数家庭的味道,又是最中国的味道。

我喜欢包饺子,根据节令的不同,包不同的馅儿。对我来说,饺子味觉上带来的快感远远少于包它的过程中那份自我陶醉。在我眼中活色生香的日子。

新闻推荐

民盟张掖市委举办盟员培训暨视察观摩活动

本报讯(记者王菲)11月18日,民盟张掖市委举办盟员学习十九大精神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培训暨视察观摩活动。全市民盟委员、盟员及部分支部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围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