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唐代名胜五松园

兰州日报 2017-09-12 09:29 大字

丝路古城张掖,遍布名胜古迹,诸如堪称全国之最的大卧佛,“离天还有七八尺”的木塔,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的黑水国遗址……都已闻名天下。就是张掖城外的一株古松,也早已享有盛名。

这里说的就是流传千年的唐代名胜五松园。

既名五松园,当初自然有五棵松树。既为园林,昔时自然还有繁茂草木、绿柳清池,是文人雅士风流才俊们把酒赋诗的好去处。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大唐时代的园林盛景当然早已无存,但那苍劲的青松却穿越历史风尘,至今还有一株依然挺立在张掖大地上。作为历史的见证,保留了唐代名胜的遗址,五松园的名称也因这一株古松而世代流传下来。

五松园,是唐代名士赵彦昭留下的古迹。

赵彦昭乃张掖历史上的一位名人。说他有名,一是因为他做的官大,二因他是盛唐时代的一位诗人。此二者皆非同寻常,因为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张掖这地方尚是荒僻的边地,能出现这等人物,实是凤毛麟角,极为难得了。

赵彦昭,字焕然,“少以文辞出名”,后考中进士,官至宰辅。唐中宗时,赵彦昭官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朝中做修文馆大学士,参加编制国史,为修文馆四大学士之一。睿宗时,赵彦昭任吏部侍郎,捡校左御台大夫。到玄宗时,曾一度升至刑部尚书,封为耿国公。但他的仕宦道路也并不平坦,曾因宫廷斗争株连,多次贬官外放,任过宋州、归州刺史,还在家乡附近做过凉州都督,晚年又从朝中高位上被贬为江州别驾。赵彦昭一生宦海沉浮,在政治上并无突出作为,少有建树。但他毕竟是张掖历史上的第一名宰相,可谓千百年间张掖的一个风云人物。

赵彦昭做了一辈子官,其实他更可以说是一位儒学之士。在诗歌最为繁荣的唐代,诗坛上有赵彦昭的一席之地,确属不易。他还是新体诗派的一员,其诗虽多为应酬奉和之作,在形式上却是成熟的格律诗,为新体诗的形成做出了一定贡献。同代诗人张说有一首诗赠他,题为《赵耿公彦昭》,专写赵的一生,赞他是山岳一样的峻秀之士。《全唐诗》收有赵彦昭的诗作21首,可见他在盛唐诗坛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这样一位历史名人,他的遗迹五松园自然也因他而成为名胜古迹。五松园的位置在张掖城西七八里路一片平坦之处,那株苍老古松并不见有多么高大,树身也未显粗,很难想象此松是从遥远的大唐走来,已在张掖大地上走过了1200个春夏秋冬。但这株依然常青的劲松,确是唐代遗留下来的千古名胜。

新闻推荐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一行来张掖市调研

本报讯(记者李玉洁)8月2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一行来张掖市,就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副市长鞠毅陪同。张志宏一行先后深入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市小微企业创富中...

张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张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