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新高地” ——张掖市加快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纪实

张掖日报 2017-08-24 13:29 大字

[摘要]——我市加快发展绿色现代农业纪实

本报记者 陈 海

金秋时节,甘州区大满镇建龙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人头攒动、机声隆隆,40多台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青贮收获机、捡拾打捆机、深松联合整地机、残膜捡拾机等现代化农机具一一亮相,集中展示“现代本领”,同时进行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残膜捡拾、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以及深松智能监测、拖拉机辅助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演示……这是张掖市加快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水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和发展质量迅速提升。目前,张掖市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首位,引领推动全省农产品向西出口步伐,辐射带动河西走廊周边地区同类产品快速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整体呈现“一稳、两增、两扩大”的格局,即玉米制种稳定,蔬菜、耕地种草增加,订单面积和高效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全市初步形成100万亩玉米制种、100万头奶肉牛养殖、61万亩高原夏菜、45万亩马铃薯、38万亩中药材、40万亩优质林果、15万亩设施农业、10万亩小杂粮和3.5万吨食用菌产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5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7家,资产总额达118亿元,年可加工转化农产品232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1%,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张掖玉米种子”“张掖肉牛”等8个产品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品一标”总量达216个,生产面积270万亩,占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71%。24家企业的32个产品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农产品注册商标达280件。

完善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交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新建高台绿佳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甘肃绿洲5万吨恒温保鲜库、张掖华农伟业年产3万吨玉米种子等投资千万元以上加工项目22个。全市已建成张掖农副产品国际物流园等一批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各类批发市场91处,其中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3处,年交易总量达200万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94家,建成大型冷链仓储设施104处,冷链库容达52万吨。 (转二版)

新闻推荐

种植油牡丹拓宽致富路

本报记者戴珊记者日前在甘州区党寨镇花家洼村二社看到,村民包希红家后院的4亩地里,一株株油用牡丹随风摇曳,今年60多岁的包希红正和家人锄草整苗,看着长势良好的油用牡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说起种植...

张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张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