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扶贫车间”的探索和思考
建设“扶贫车间”是贯彻省市就业扶贫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民乐县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集聚区设置产品加工车间,让农民就近从事手工业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及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既能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满足贫困对象“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中小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境,让贫困群众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全县脱贫工作进入攻坚拔寨阶段,不失为一种强县富民的扶贫抓手。
一、“扶贫车间”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建设各种类型“扶贫车间”29个,累计带动404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从地域分布上看,8家建立在贫困村,13家紧密分布在圆梦苑易地扶贫搬迁点周边,剩余8家分布在贫困村周边;从建设模式上看,厂房式“扶贫车间”17家,企业+农户模式“扶贫车间”8家,合作社+农户模式“扶贫车间”4家。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以张掖海升“扶贫车间”、甘肃云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甘肃省鑫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为典型的“扶贫车间”。
二、工作成效及作用发挥
“扶贫车间”带动城乡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农村消费水平逐歩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自愿选择就近到县域内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或重点项目工程务工创收。一是部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因不想经受快节奏工作和生活压力而返回家乡务工就业;二是伴随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就业岗位,岗位工资逐步同省内外工资水平同步,部分劳动力更愿意在自己的家门口务工;三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为照顾家庭中老人和小孩,愿意留在家乡一边务工一边照顾家庭。民乐的“扶贫车间”经营范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可容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务工就业,为其提供对应的工作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务工。
“扶贫车间”是解决“劳弱病残”弱劳动力人群就业的重要经济载体。结合县域镇村实际,坚持劳动密集、生态环保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扶贫车间”建设要坚持与群众生活相结合,与当地主导产业相结合,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相结合。全县现有12家“扶贫车间”依托种、药、菌等特色产业和种养业建设,工作岗位技术门槛低,工作强度不高、工时灵活、生态环保,适合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以及部分伤残、患病但具备一定劳动力的群众务工就业,帮助他们务工增收。
“扶贫车间”是城乡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车间的模式,以土地资源、资产、资金“三资”入股机制,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和企业、合作社抱团建设“扶贫车间”共同经营发展,“扶贫车间”主体(合作社或企业)每年按一定的比例给入股劳动力分红,合同到期后返还本金或土地,不但避免了村级集体发展资金运营的风险,又为企业或合作社发展注入了能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互利共赢。
“扶贫车间”是县域内生产经营实体的补充力量。“扶贫车间”模式灵活多样,可依据区域劳动力分布情况,政府有序控制“扶贫车间”的建设规模和数量。超前谋划,减少资源浪费,把“扶贫车间”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认真解决留守农民就近就业、脱贫增收问题,释放了新的人口红利,而且有效破解了基层信访案件的多发问题,既能让群众在短时期内能够获得一定收益,又能拉长产业链条,具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真正把“扶贫车间”打造成增强群众内生动力的民心工程。
“扶贫车间”是“4+1”模式一体化体系中重要支撑载体。为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精准性,积极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扶贫车间+劳动力的“4+1”的培训就业输转一体化模式,努力打造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提技能、以平台强服务、以项目促就业的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链条,切实实现培训精准化、服务全程化、就业就近化。
“扶贫车间”是引领各类经济组织发挥带动贫困户致富作用的标杆。通过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建设“扶贫车间”的社会意义,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创建“扶贫车间”,在确保“扶贫车间”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提升“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致富能力,让贫困群众得实惠。近年来,民乐县申请创建“扶贫车间”的经济组织高达70多家,在县域内掀起了一股创建“扶贫车间”的热潮。尤其是对县域内一部分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扶贫车间”报道以后,其他经济组织也积极响应,开发新的工作岗位,吸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彰显经济组织的社会价值。(民乐县人社局)
□韩世明
新闻推荐
本报民乐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王得孝武英)今年以来,民乐县人社局把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落实省市...
民乐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民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