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优势开出致富良方 民乐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9-07-16 00:54 大字

本报通讯员李选民 段海月

缬草吐翠,窑归竞芳。漫步在民乐田间地头,药材基地郁郁葱葱,农民散落在绿色的田野间,汇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

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民乐县,海拔1589-5027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592—2997小时,年均降水量155—501毫米、无霜期78—188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加上祁连山雪水灌溉,水质无污染,是发展绿色优质中药材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该县紧抓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和全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药材资源丰富、产品品质优良等有利条件,全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的首位特色产业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依靠规模种植推动产业发展

民乐县不仅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更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但是多年来,一家人经营几亩地,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化程度低、不适应现代经济的运作模式,一度造成了中药材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出口不畅的困局。

如何让中药材成为民乐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支柱?这是民乐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一直研究的课题。为此,该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首位产业重点培育,连续8年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1号文件,制定《民乐县加快建设中药材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先行区意见》,紧扣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和薄弱环节,每年设立2000万元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重点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仓储营销等方面进行扶持,并积极争引国家和省级财政中药材标准化建设、基地初加工等项目资金,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中药材产业,有效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2019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其中板蓝根种植面积达10万亩、黄芪8.3万亩、当归6.3万亩、党参1.15万亩、其它4.7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种植基地35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6个、面积7400亩。

依托科技服务提高产量效益

从靠天吃饭到精细化管理,从大水漫灌到移动喷灌,从露地种植到覆膜垄作……二十年来,民乐中药材产业从刚开始的步履蹒跚到现在的阔步向前,这其中不乏科技的力量。

该县强化院地院企合作和试验示范,与省农科院、甘农大、河西学院、市农科院联合建立国家中药材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民乐分站,先后引进黄芪、党参、当归、大黄、独活、羌活等新品种14个,种植品种已由2000年的6个发展到28个。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移动喷灌、覆膜垄作、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21项,多项成果获市、县政府科技进步奖。研发中药材种植、收获机械,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示范,机械化作业面积达18万亩。同时,依托县内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和外聘专家“三支”专业队伍,培育中药材技术员70多名,强化中药材技术指导服务,加快中药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

多措并举力促产业持续发展

入驻中药材种植、加工及营销企业68家,在陇西、安徽亳州等地设立直销窗口13个,发展中药材购销经纪人110名……

该县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投资1.26亿元新建集孵化、咨询、电商、投融资等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西部药都,入驻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加工及营销企业68家,配套建设中药材电商平台、产品展示区和监测检验中心,为中药材初创型企业提供融资、技术、信息等服务,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有效促进了中药材企业在该县的落地生根。

同时,该县大力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和认证标识,认定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10.5万亩,5家企业取得中药材GMP、GSP、GAP认证,4家企业的8个中药材品种取得有机产品认证,经省药检部门检测,板蓝根、黄芪、甘草、党参等药用成分均高于药典标准。开发的中药材“甘肃四珍” “西北四宝”礼品包装深受消费者青睐,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中药材品牌逐步形成,中药材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新闻推荐

民乐签约项目8项总投资45.7亿元

民乐讯(记者王鹏)7月3日,第二十五届兰洽会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民乐县共确定8个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

民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民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