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镇以严实作风推进乡村振兴

张掖日报 2018-10-22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谢利江

今年以来,民乐县南丰镇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转变作风与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跳出农业谋产业、跳出农村谋融合,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严实作风,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面对海拔高、终年气候冷凉、农业基础薄弱、群众思想落后、贫困程度深的实际,镇上在充分汇聚民意、聚集民智的基础上,立足全镇终年气候冷凉湿润、平均海拔2600米、日照充足、土地广阔且有机黑土壤肥沃、病虫害较少、具备发展中药材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确定了以打造“绿色有机中药材之镇”为主线,持续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基地和冷凉经济产业带的发展思路。通过积极发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引领致富、服务企业的“领头雁”作用,彻底打消了群众过分依赖、“靠天吃饭”、被动发展的消极心态,以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薄弱的农业基础已经转变为发展特色种植、科学养殖、乡村旅游等富民主导产业的优势。

面对过去产业结构单一、耕作粗放效率低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按照梯次种植思路,由南向北分别建成沿山坡旱地食用燕麦和饲草燕麦种植片带、中片旱地中药材种植片带、下片水浇地马铃薯种薯繁育片带。通过政策宣讲引导、种植风险优势分析、实地查看对比等方式,培育和引进安徽井泉药业、甘肃陇华

生态科技公司等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全镇流转土地9.2万亩,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张连庄村党支部坚持把引进企业、留住企业、服务企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工作作风的首要任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土地流转等方面的问题,建成标准化中药材基地1个,种植以当归、党参为主的中药材2600亩,建成藏燕麦种植基地2400亩,带动57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植,户均增收1.2万元。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下,本地专业合作社和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玉带、渠湾等村种植中药材3万亩,群众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吸引带动贫困户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多元化增收致富,切实形成了以“小产业”解决增收问题,以“大产业”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良好格局。

针对过去乡村建设中路烂修路、墙破补墙的碎块化建设实际和垃圾围村、荒山生态治理难等问题,把绿色生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按照“畅亮绿洁美”的要求,从清理“三堆”着手,实施断污源、铲垃圾、除杂草、建公园等工程,结合“美丽乡村”“万村整洁”项目,实施集镇小城镇建设,在黑山、沟湾邓村新建文化广场2处,改造农户门面545户,栽植各类风景树400棵,制作文化墙800平方米。着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充分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先锋讲堂,扶持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文化乡贤乡土人才;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以“崇农、爱农、兴农”为主题,筹划举办“敬农文化节”主题活动,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敬农文化主题;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组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好转。

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必须建机制、持久抓、见长效。镇上在16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制定完善岗位首问责任制度、事项办理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8项管理制度,并在大厅内设置便民服务LED电子屏、岗位公示牌、去向告知牌,对办事流程和服务指南进行公开公示,连通电子政务的无线WIFI,实现服务平台规范运行。积极搭建“互联网+”“微政务”等便民服务平台载体,大力推行“干部包户、两委包组、便民代办”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干部由原来的信息员、传声筒向“服务员”转变。推行“干部包户”制度,按照“工作到村、解决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原则,将全镇16个村5216户22239人按比例与乡镇干部结对包挂,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实行“便民代办”制度,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16处,落实村干部和驻村乡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对残疾群众、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等特殊群众办理的相关事项,不能当即办理的一律由值班驻村干部收集带回镇政府,统一分发至相关业务干部代办,并及时向农户反馈办理进度和情况,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2018中国(甘肃·民乐)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筹备情况汇报会召开 黄泽元主持并讲话

黄泽元主持并讲话

民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