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喇叭两个筐村庄一改旧模样 ——民乐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见闻

张掖日报 2018-02-12 18:15 大字

[摘要]——民乐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见闻

本报记者武开义杨静文实习生董蕾

岁末年初,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落在民乐广袤的大地上。

“瑞雪兆丰年,这是个好兆头啊!”正在扫雪的丰乐镇何庄村专职保洁员冯学荣,望着雪笑着感叹道。几名村干部自发前来和他一同扫雪,“过去农村脏乱差,一场雪过后更是泥泞肮脏,现如今光景大不同了,看看这路面。”顺着冯学荣指着的方向,记者看到洁白的雪被清扫成堆,顺着干净平坦的硬化水泥路面看去,整洁的巷道联通各家各户,村子里的房屋整齐划一,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统一配备的路灯规整排列,白雪的映衬下,恬静整洁的村庄更加美丽动人。当天并不是周三、周五,规定这两天是保洁员打扫卫生。之所以出来打扫卫生,用冯学荣的话说就是“好习惯养成了,大家都争抢的打扫呢!”

打扫结束后,冯学荣推着村上给他配备的垃圾清运车准备回家,车上挂着的“小喇叭”格外引人注意。“别看这个喇叭小,作用可大着呢!”冯学荣告诉记者,每逢周三和周五,他都会骑着他的垃圾清运车在村子里转悠,小喇叭里播放音乐和语音,听到收垃圾的声音,家家户户都将自家的生产生活垃圾拿出来倒进垃圾清运车里。装满一车后,冯学荣再将垃圾清运车运送到镇上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村落的房前屋后,再也没有乱堆放垃圾的现象了。

何庄村村主任何成学说:“过去的何庄村可是‘脏乱差\’的代名词,400多户村民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堆满房前屋后,尤其是各色塑料袋被风吹得到处都是。全域无垃圾行动开展以来,村上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决定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收取垃圾处理费,并配备专职保洁员,实现全村垃圾日产日清。”65岁的村民张大强告诉记者,自从村上配了专职保洁员,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素质也提高了,看着保洁员把马路和巷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各家各户也都把自家院子里收拾干净,过去乱堆乱放的现象也没有了。

甘肃正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民乐县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用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而成立的市政公司之一,负责何庄村公共路段的卫生清扫,并将村上最终形成的所有垃圾运到垃圾集中处理厂。像这样负责保洁的公司,日均清扫30公里的路段,清运垃圾达800立方米。

从何庄村驱车继续向西行进15公里,记者来到南古镇,与何庄村的“小喇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左卫营村家家户户门口的两个垃圾筐。“我们村试行垃圾分类,不仅有效提高了垃圾再利用率,更培养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村支书杜伟堂说。左卫营村秉持着“垃圾也是资源”的全新环保理念,在全村试行垃圾分类管理。跟随杜支书来到村子最南端的左卫营村资源分类中心,记者看到,资源分类中心分垃圾分类区、可回收垃圾堆放区、可沤肥垃圾发酵区、不可回收垃圾堆放区,可回收垃圾堆放区堆放着一些饮料瓶、废旧纸板、废旧钢铁,可沤肥垃圾堆放区有一些腐烂水果、蔬菜、剩饭剩菜等。

与何庄村一样,左卫营村也与镇上市政公司建立环卫合作关系。“我们公司在村里就地招聘4名保洁人员,为村子提供环卫服务。”浩景市政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万桢介绍。公司还在村子小卖铺设立废旧电池收集箱,以一节废旧电池兑换一包纸巾的激励机制,引导村民牢固树立不乱丢弃垃圾、时时处处保护环境意识。“过去的垃圾就是垃圾,四处扔,现在我们都有了环保意识,人人都要当‘卫生光荣户\’呢!”村民胡成高高兴地说。

2017年,民乐县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制定《民乐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行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有序推进垃圾治理,进一步完善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的机械化、环保化、多元化的市政服务管理运营体系,努力彰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态民乐新景象。至目前,全县各镇、社区、村组、生态工业园区共建设垃圾中转站193个、垃圾填埋场15个,配套垃圾转运车13辆、手推垃圾车713辆、垃圾箱2158个、垃圾斗196个。

新闻推荐

聚才引智促发展

民乐县爱才敬才惜才引才聚才,着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李选民汤如胥民乐县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把培养挖掘引进人才作为推动发展的...

民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