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张掖市推进全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纪实

张掖日报 2017-12-26 11:39 大字

[摘要]——我市推进全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钱晓萍

今年,对68岁的老人刘爽朗而言是值得欣慰的一年。原来,刘爽朗是张掖市一名退休职工,退休后常携老伴居住在北京儿子家,“以前在北京生病住院,即便有医保报销,也要自己先行垫付全额医疗费用,再开具一系列证明回张掖才能按比例报销,相当麻烦,可今年,张掖市也实现了异地就医结算,就凭一张医保卡就可办理异地结算,再也不用来回跑腿,这对儿女在外的退休老人来说,难道不是好政策、好消息?”刘爽朗激动地反问道。

据悉,张掖市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自今年8月正式启动。所谓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是参保人按规定在参保地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并通过审核,可以持社会保障卡,在已经联网结算的定点医院登记入院。出院时按照“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进行实时结算。市人社局相关工作负责人闫清告诉记者,这项工作的启动实施不仅免去了过去随迁养老的“候鸟老人”、在外打工群众等就医报账的两地奔波,还因实时结算时个人只需承担报销后由本人负担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医负担,很方便。

然而让群众少跑路的轻松背后,正是一大波数据、信息流借助网络“多跑路”的结果。

记者从市社保管理中心了解到,政策有差异、系统不统一、结算方式有别、就医流程有异,是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早在2012年,张掖市“五险合一”信息系统上线,就已全面实现了市内直接结算。为更好实现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医保报销不用“跑腿”和“垫支”的心愿,中心积极按照国家和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要求,加快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在原有“五险合一”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新开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前台经办模块15个,完善异地备案人员就医管理模块,增加异地就医人员信息备案上传、基金清算上解功能,建成了异地就医和本地就医分包运行的信息系统。完成全市定点医药机构目录的匹配对码和切换工作,生成药品、诊疗和服务设施目录24995条。及时开展系统联调测试,加强与部、省平台的适时对接,先期与兰州、天津联调测试后,于6月12日正式介入国家、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业务系统和社保卡管系统成功接入部、省持卡库。与内蒙古兴安盟、浙江绍兴及安徽省多个城市进行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跨省测试。张掖市六县区13家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张掖人民医院、甘州区医院和民乐县医院已成功结算外省就医患者8例。按时上传异地安置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将张掖市符合条件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国家异地就医备案信息库管理。目前,张掖市5174名异地安置人员、长期异地居住和长期驻外人员已全部完成向省级平台的信息备案。至目前,全市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进展顺利,已顺利完成跨省、跨市异地就医结算109例,其中作为参保地结算101例,作为就医地结算8例。

新闻推荐

民乐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民乐讯民乐县通过“旅游+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公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农业公园位于国道227线民乐段周边区域,国道227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纵贯全境,总面积14.3万亩,北邻张掖...

民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民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