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种业翻身仗 张掖冲锋在前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薛巍敏
近年来,张掖市立足国家“南繁北扩”功能布局,努力创建国家打赢种业翻身仗先行示范区。目前,全市以玉米种业为主导,蔬菜、马铃薯、油菜种业为重点,瓜类、花卉、中药材、小杂粮等种业为支撑的“1+3+N”种业体系初步形成,在保障国家粮食和种源安全方面做出了张掖贡献。
打造优势种业基地
今年初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一改往年在省城兰州召开的惯例,选择在河西走廊腹地的张掖,以“现场会+视频会”的形式召开。与会代表一行观摩了张掖乡村风貌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走进临泽县的中种国际种子公司生产车间探访工人们将玉米种子筛选打包供应春耕生产的盛况。
“去年我们在临泽县玉米制种面积2万亩,带动全市落实玉米制种面积3.6万亩,总产种子1500万公斤。”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已实现产值4.2亿元。全市杂交玉米制种98.89万亩,产种量4.17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的36.4%和41.7%。
这是2021年张掖市交出的种业“答卷”,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张掖市按照中央“打赢种业翻身仗”和省委省政府“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决策部署,抢抓种业振兴行动和建设种业强省重大机遇,坚持把制种产业作为国家所需、张掖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标志性主导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精品玉米种子生产“北扩”基地。
目前,张掖重点在平川灌区发展玉米和杂交蔬菜制种,在沿山冷凉区域发展马铃薯、油菜、花卉及常规蔬菜制种。全市玉米、瓜蔬花卉、马铃薯种薯制种达137.1万亩。
张掖市坚持把保护耕地质量作为建设精品种子基地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国家级玉米种子基地龙头带动作用,实施甘州、临泽、高台国家制种大县奖励项目,推进基地县企共建,已改造提升玉米制种田22.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配套水肥一体化50万亩,有效提升基地生产水平。
同时,争取项目资金3.55亿元,加大玉米、油菜、马铃薯等制种基地技术装备配套、种子执法监管能力提升等支持力度,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0个,玉米果穗烘干线62条、籽粒烘干线68条、小包装加工线153条,成为国内重要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中心。
制定行业领先标准
有技术,底气足。在临泽县汪家墩村,玉米制种实现全程机械化——铺膜精量播种机、重型驱动耙、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旋耕机、翻转犁、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移栽机、自走式联合收获与残膜回收一体机等机械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临泽县委书记张辉表示,临泽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3—5年时间,将全县51万亩耕地全部建成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择优选择10—15家种子企业,通过轮作倒茬,每年保证25万亩优质玉米制种基地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努力把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五化”基地,把制种基地打造成国家杂交玉米制种核心区样板。
(转2版)
新闻推荐
甘州□石光华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甘州区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狠抓春季农业管理、农用物...
临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