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沙固沙战严寒

张掖日报 2020-12-07 11:07 大字

本报记者陈海赵琳

12月3日,雪后初霁,金张掖大地分外妖娆。临泽北部荒漠区此起彼伏的沙丘上人头攒动,热火朝天,近500名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将“麦草格”覆在一座座沙丘上,为明年开春沙生植物梭梭生长建好“温床”。

这是张掖市首次在冬季开展规模化防沙治沙工程。“冬季相对春季来说风沙小,工费低,利用冬季将‘沙障’压好,明年开春直接栽植梭梭、红柳,可有效加快工程进度。”临泽治沙林场场长杨向刚说。临泽北部沙漠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与平川镇和板桥镇毗邻,沙漠总面积约29万亩,通过近几年的治理,目前,已建成防风固沙林7万亩、阻沙林带30多公里,封育荒漠植被82万亩,向沙漠腹地推进18公里,逐年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和荒漠地表结皮,使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明显减弱,筑起了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成效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艰辛的付出。“每年3月都在北部荒漠区压设麦草沙障,开展‘治沙播绿、改善生态’的防沙治沙‘接力赛’。冬天施工还是第一次。尽管气温低,也很艰苦,但为了让黄沙披‘绿装’,沙漠变‘绿洲’,挨冻也值啊。”韩建琴肩上背着包,右手抱起一捆麦草麻利地铺着“麦草格”。作为护林员的家属,支持防沙治沙是她多年未变的信念。

秦彪是和韩建琴一起工作的治沙新手,他长期在外打工,趁着冬天停工的空闲,积极投身到防沙治沙一线。“趁着冬闲来这里干活,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为改善生态环境作贡献,一举两得。”秦彪说。

每天天还没亮,静谧的沙漠便迎来“背包客”,他们不是旅行者,而是“压沙人”,包里背的不是行囊,而是饭缸。“进出沙漠不容易,路程远,早上出门就得准备好食材,中午就在沙窝里做顿饭吃,完了抓紧再干,沙漠夜来得早,下午5点就得回去了。”带领“治沙人”的申吉林说。每到午餐饭点,申吉林和同伴都会准备好简单的午餐,然后吆喝一声,呼唤大家来吃饭。“在沙漠里能吃上热呼饭,真得感谢申吉林,大家吃饱吃暖和了,再战‘沙子’。”韩建琴笑着说。

人进沙退,家园渐绿,奋战在一线的“治沙人”功不可没。据了解,张掖市临泽、高台、山丹3县被列为全国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县,目前,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已全面开工,各施工单位施工区域已全部完成现场划定,并明确各施工地点、区域及建设任务,麦草、施工机械、务工人员等已陆续进场开始施工,悬挂宣传横幅65条、彩旗150多面。(转二版)

新闻推荐

临泽四中 在全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佳绩

临泽讯张掖市备战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田径选拔赛暨2020年张掖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于11月22日在甘州区大成学校落下...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