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丹霞景区地域优势,甘肃张掖市南台村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丹霞村”里谱写“小康样本”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10 02:51 大字

“我看好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前景,2015年回乡创业开办了这家御尧酒店,旺季在家迎客,淡季做旅游产品开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乔帅是甘肃张掖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的回乡创业青年,旅游旺季时,酒店客房经常爆满。

近日,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的热播,让这里再受关注,剧中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丹霞村后,村民共同致富故事的原型,就是这里的南台村和红山湾村。

靠吃“旅游饭”摆脱贫困

过去,因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这里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合并前的红山湾村,人均耕地较多,在家务农和养殖成为村里主要经济来源,村民思想相对保守;而同饮一河之水的南台村,人均耕地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思想比较活跃开放。

南台村党总支书记武明介绍说,“2005年,镇政府决定,南台村合并红沙湾村,名字还叫南台村,两村从此合心合力,共同发展。”

合并后,借助毗邻丹霞景区的地域优势,南台村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改变了过去仅靠农业生产的单一发展模式。

“2014年国庆节回家探亲时,我发现游客越来越多,村里也有人开始经营民宿餐馆。”乔帅瞅准了机会,就辞掉了外地工作,利用自家院子开起了农家乐,2016年又争取到创业贴息贷款,他出资70万元买了一栋500平方米的别墅,开办了御尧酒店。

像乔帅这样回乡创业的人有很多。近年来,南台村依托张掖丹霞大景区建设,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全村累计有126户农户从事餐饮住宿服务、90户农户从事土特产品营销,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30人、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83%,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生态美的新路子,村民们靠吃“旅游饭”摆脱了贫困。

共建共管美好家园

“仅靠旅游,只能解决温饱,要全面小康,还要靠乡村振兴。”武明说,2014年开始,南台村开始了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按照“宜商则商、宜居则居”的思路,科学布局规划,围绕丰富旅游业态,积极争取项目,规划建设了集旅游经营、景区服务为一体的梨园新村。

梨园新村共修建商住两用住宅31栋60套,发展餐饮住宿、旅游接待等服务业,修建搬迁安置房12栋197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同步搬迁户82户、项目拆迁户98户,配套规划建设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目前,60套商住两用住宅和158套安置房已投入使用,生活污水接入城区污水管网,道路、亮化设施全部配套,群众生活环境彻底改善。

村落变社区,成立社区管委会,共建美好家园,共管社区事务,共享美好环境。加强经营户日常引导管理,督促经营户美化客栈环境,做到室内优雅别致、有字画、有鲜花。

如今的梨园新村,村容村貌大变样。走进村民贾德龙的家中,只见窗明几净,阳台上绿植和花卉繁盛茂密,争艳盛开,屋里屋外处处散发着幸福的味道。贾德龙说:“以前种地,又重又累,收入只有三四万元,还要看天吃饭。现在搬到梨园新村后,环境全变了,靠着经营家乡土特产品,收入比之前翻了两三番。”

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南台村的旅游产业才刚刚起步,立足为丹霞景区提供配套服务的功能定位,未来会更好。”安自鹏在梨园新村经营民宿酒店,过去他曾在外跑运输做生意,因看好梨园新村的未来前景,买下了独栋1000余平方米的房子开民宿,年收入达30余万元。

近年来,临泽县引导社会投资30亿元,实施丹霞口民俗村、华夏牡丹园、丹霞花海等项目16项。同时,按照“农地农用、宜绿则绿”原则,规划设计区域内耕地使用功能,采取“企业+村集体+众筹众创”模式,推进“村庄变景区、土地变基地、农民变工人”。目前,全村3100多亩土地入股,变成了服务丹霞景区周边的花卉、特色林果和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丰富了广大游客田园生活体验,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双赢”。

同时,突出“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风韵”,大力开发休闲娱乐、民俗展示、美食品尝等旅游项目,精心培育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持续推介“看完丹霞游乡村”“本地人游乡村”旅游品牌,通过飞天舞蹈表演、非遗及文创产品展示展演等特色系列活动,提升了旅游名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闻推荐

临泽公路段 持续推进路域环境整治

临泽讯临泽公路段精心组织开展路域环境标准化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路域环境整治成果,营造“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