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

张掖日报 2020-06-15 10:53 大字

(接一版)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采取定期督查、专项巡察、日常检查、观摩学习、开展评比等方式,定期进行调度,督促限期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发展特色产业催化乡村业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按照乡村振兴五个方面、20个字的要求,“产业兴旺”无疑是第一位的,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才有奔头。张掖市按照“种养规模化、主体龙头化、加工精深化、流通平台化”的思路,以打造绿色蔬菜、优质肉牛“两个百亿级”产业体系为目标,持续推进“四个百万工程”,发展壮大“六大区域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5个、各类专业合作社7191个、家庭农场3130家,带动形成了100万亩制种玉米、82万亩绿色蔬菜、88万头肉牛、138万亩人工牧草、40万亩马铃薯、40万亩中药材、10万亩特色小杂粮、20万亩优质林果、3万亩花卉、7.4万吨食用菌、11万亩戈壁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张掖玉米种子”“张掖肉牛”等10个产品获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国际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种植技术聚集度最高、节能环保程度领先的海升智能温室项目一期投入生产,成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项目。以春禾智能温室、神农菇业、甘州和高台供港蔬菜基地为代表的82项农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61.7亿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共享农庄等新业态,甘州区前进村、临泽县南台村等13个村相继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增长15.1%。

多措并举提升气质扮靓美丽宜居乡村颜值

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总结推广厕所无害化、污水管网化、农民社区化、产业规模化、垃圾减量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管理网格化的“八化”推进模式,努力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张掖市以整村推进为主导模式,实施农村厕所粪污、生活污水、畜禽粪便一体治理,完成改厕5.8万户,整村推进384个村,建成村级公厕628座。以“三清一改”为基本要求,狠抓“拆危拆旧治乱”,拆除危旧房屋1.2万户,新建房屋4815户,实施风貌改造1.8万户,宅基地复垦4469亩,创建清洁村庄614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3.4%。建立责任落实、多元投入、群众参与、定期考评、长效管护五项机制,在“两带四区四线”布局项目527项,完成投资168.8亿元。在祁连山生态环境“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基础上,累计完成“一园三带”造林绿化57.1万亩,两年带动完成大规模国土绿化107.38万亩,是前三年营造林面积的1.62倍。民乐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被列为全省重点项目,3年搬迁群众近8万余名。民乐县、甘州区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临泽县成功创建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越来越高。

强基固本上下联动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近年来,张掖市不断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加强人才支撑、发展乡村文化、增进民生福祉,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五大振兴同频共振,老百姓走上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幸福路。大力推行“三链建设”,深化“党建+产业”模式,通过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育、发展共赢,着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深入实施“平安细胞工程”“雪亮工程”和社会治理先进村创建活动,基层治理模式层出不穷。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高台县国家级试点、临泽县省级试点方案获批,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持续开展忤逆不孝、非法信访、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农村党员参与封建迷信和信教参教等五项专项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进一步落实《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组织化输转就业率达86%。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

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农民富,是乡村的繁荣底色。满满的幸福,则是张掖村民当下的生活状态。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张掖是这么谋划的,也是这么落实的。

新闻推荐

甘肃省将在7县(区)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

6月3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甘肃省将在祁连山地区沿黑河、石羊河流域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金塔县、凉州...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