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绿色梦 ——临泽沙河林场两代人同护一片林的故事

甘肃农民报 2019-12-03 00:52 大字

本报通讯员 蔡永刚 李天林

儿子踏上父亲曾经走过的巡林路,媳妇接过公公手中引水灌林的植树锹。60年来,这种“子承父志”的坚守和“代代相传”的执着,始终鞭策着沙河林场的“护林人”,怀揣初心使命,向着那个绿色的梦想前进。

今年76岁的贺新洲和88岁的安银寿都是临泽县沙河林场第一代护林人。“1962年县上成立沙河林场,我和安银寿接到通知从五泉苗圃到沙河林场报到,那时的林场除了河滩就是沙窝,一刮风,尘土、沙子满天飞,不要说是种地,连人烟都很稀少。”贺新洲老人对笔者说。

“建场以后林场大面积种树就开始了,一年分春、秋两次,拉土、拉苗子最多使牛车,种苗子挖坑、浇水全都靠人力,走到荒郊野外就住地窝子、羊圈,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点凉水。就这样,一年最多也就种下2000亩林子。为的就是让荒滩、沙窝有绿气,子孙后代不像我们一样一刮风就‘吃土’。”想起当年林场创业之初的艰难,安银寿老人神情平和又安详。

从1962年开始的30年间,老一代林场人在南至倪家营扎尔墩滩北到北山荒漠区50公里的跨度内,种下了100万棵乔木、数千万株灌木。一排排杨树、柳树构成的防护林拔地而起,构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从此一片片良田在防护林带的保护下再也不受风沙的侵害。

一片片树林绿了,老一代林场人的头发却白了。1993年贺新洲、安银寿先后到了退休年龄,看着自己一手经营成形的树林,老哥俩可犯了愁,一方面造林护林工作不但苦而且累,收入也不高,后继无人;另一方面林场工作重心由造林转向管护,随着财政支持力度的减弱,林场只能给职工分配土地,以“工资田”的形式维持林场的正常运转。“林子谁来管?担子谁来接?”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思冥想,老哥俩把眼睛同时盯在了自己的子女身上。贺新洲把儿子贺顺龙送来了,(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送蔬菜、搞卫生 新华镇志愿服务暖民心

本报讯通讯员赵玉梅黄昭近日,在临泽县新华镇生态区易地扶贫安置点上,来自该镇政府机关和奇苗育农专业合作社的志愿者们正在...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