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饲草银行” 临泽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85%

甘肃农民报 2019-10-31 00:53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张朝军 丁国华

秋收过后,在临泽县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打捆秸秆的忙碌身影。连日来,在新华镇宣威村的“饲草银行”,农民朋友正将一个个草墩拉运到这里存放。“放在这里最安全,不会被雨淋湿,又环保又卫生。”村民李开元说道。

按照以往传统,农作物收割之后,剩下的秸秆或就地焚烧或堆放在房前屋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把禁止秸秆焚烧作为自觉行动。打包好的秸秆堆放在哪里可以既不影响环境卫生,又方便村民拉运?今年,临泽县积极探索建设“饲草银行”,以社为单位,按照农户制种面积分配,将打包好的玉米秸秆集中堆放。

“以前是满滩里放,一下雨就容易泡坏,饲草受潮,牛吃了容易中毒。现在政府想办法建棚,让我们集中堆放,保证饲草的适口性好,也方便我们喂养牛羊。”正往“饲草银行”送草敦子的村民刘登学说道。

在临泽,家中有牛羊的农户,通过秸秆过腹实现了增值。没有养殖的农户也通过出售秸秆给养殖大户增加了收入。在板桥镇板桥村,部分村民将打包好的秸秆以每包8元的价格卖给了临泽县盛丰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边开奇介绍说:“我们养殖场2012年建成,同期建成500立方青贮池两座,储草量达1000立方米,但仍不够量,每年还得消耗周边剩余秸秆。”

近年来,临泽县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连续出台加快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扶持政策,每年筹措专项资金300~500万元,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扶持力度,鼓励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和农户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建设青贮氨化窖,购置秸秆收割、揉丝、打捆、包膜等机械,组建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各镇以社或集中连片居民点和奶肉牛养殖小区为单元,引导农户新建秸秆高效利用示范点,对秋收后玉米秸秆进行黄贮、微贮,为小规模散养农户解决秸秆饲料问题。2019年,临泽县新建青贮窖池2万立方米,全县累计建成青贮窖11927座100万立方米,年青贮、黄贮、微贮秸秆利用量达60万吨以上,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85%。秸秆饲料化既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的问题、杜绝了火灾隐患,又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带动全县奶肉牛饲养量达28万头,羊饲养量达50万头。

新闻推荐

张掖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1.2%

本报讯今年,张掖市以农田废旧地膜有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为主线,以试点示范为抓手,综合施策、合力推进,加快构建农田废旧地膜污...

临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