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楚鲁怪石林记

宜宾晚报 2019-10-25 10:31 大字

早就听说巴丹吉林沙漠的西边有一片怪石林,离临泽不远,却一直无缘相见。近日,应朋友之约,随朋友穿越临泽北部的大小青山,过梧桐井,抵达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鹿泉,向西走上内蒙古316省道向西,来到久负盛名的海森楚鲁怪石林。

海森楚鲁怪石林位于阿右旗努日盖苏木。“海森楚鲁”蒙语意为锅样的石头,可是镶入游人眼幕的远远不只是“锅样的石头”,那些饱受天地日月精华的石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疮百孔的奇石怪岩,让观者瞠目结舌。一段微穹的石壁,满布孔穴,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犹如已被风沙穿枯的眼目,透射出自然的哲理;石壁的另一半已塌落,似乎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英雄已逝,留下残破的堡垒;剩下的半壁仍如劲帆,不毁不倒。戈壁苍鹰飞落,化为永久的雕像;鹰首低俯,爪羽紧攥,就要冲天而起博击风云。千千万万年,风沙和流水掠过苍茫戈壁,在无尽的寂寞里留下这片方圆近二十平方公里的石林。如果说云南的石林带给你的是灵秀、精致、迷醉,而海森楚鲁使你感悟的是雄浑、大气和超脱!就这样在天地间挺立,成为岁月永恒的记忆。

四壁瀚海,满目荒凉,海市辰楼,风云缭绕,宛若仙境。

海森楚鲁景区内有数股泉水,最大的一股称为“石城泉”,又因泉水所在的巨大原石形同一尊卧佛,所以又被称为“卧佛泉”。附近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高台县府李亲耒到此石城泉”的字样。据传明清年间高台县府在此开金矿所遗留,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

太阳西斜,西风猎猎。穿过半坡山峦,蓦然发现前面断壁上一块岩石探出,怒目峥嵘,仿佛龙头的上颚。走进龙颚,即是龙口。龙口下端,便是龙舌了,那实在是一块舌苔模样的巨石。龙舌之上,可容纳多人。环视四周,这只是一处半封闭型的浅穴。那么,卧佛泉在哪里呢?

细细观看,在龙舌的咽喉部位,有一注暗流,从龙腹中汩汩涌出。这是卧佛泉的绝妙之处,洞口位于水面之上,稍稍盈余,渗入沙地,游人须屈尊而瞰。

再睁眼,果然已经进入又一片怪石世界,五彩斑斓,光怪陆离,宛若海底遨游。顾目四望,眼前展现的龙啸虎映,怪石林立,造型各异的山石,最为难能的是,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你几乎找不到一块相似的石头。所有的石头都不一样,而且只要静下来细细端详,你就能看出来,身边的一块石头,可能是一只猴子、一头熊、一条蟒蛇、一匹骆驼或驼群……或是其他动物、植物的样子。这些有了灵性的石头若兔狂奔,若鱼遨游,若仙女,若稚子,若寿翁,若佛祖,湿漉漉,鲜嫩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叹服造化之妙,那是时光的珍珠、岁月的琥珀。原本,大自然神秘而简单,只是太漫长。一百年过去,一只石兔仍在孕育,却已换了人间。在造化面前,在时间面前,人生不如一株树、一块砖、一块石,甚至一枚石兔。这就是人类的怅惘,生命的浩叹。

驻足凝视,壶中乾坤,犹如宇宙与历史的微缩。日月浮沉,春秋轮换,沧海桑田,前世今生,动与静,生与死,毁灭与涅槃,瞬间与永恒……而我,恍惚之中,也仿佛羽化,进入了一个安宁、澄明的世界。

猛然,我被人推拉一把,转瞬惊醒。原来,同伴在催我回归。攀过一个细细的竖洞,从洞口的山嘴中走出。站在一处高地,敞开胸怀。那一刻,忽然感觉有风吹来,好像带着咸咸的海水的味道。十几年前,我参加一个文学笔会,一位诗人面对大海,激情澎湃地朗诵道“我看见大海,想起了泰山上的石头”。那时,我不懂得诗人为何会有这样大跨度的联想。后来逐渐明白了———山来源于海、诞生于海。

站在怪石林的山上,不由得浮想联翩,甚至突发奇想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有一天会重新回到大海深处……于是,内心更加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怪石林外的世界,依然如故,蓝天白云,大漠戈壁,熙熙攘攘,人车满路。人类,总是羡慕陶渊明,总是祈求寻得一方净土避世。殊不知,桃花源从来不曾有。真实的世界,永远在山外。

怪石林,只是生活中一爿清凉的驿站,一把小憩的摇椅。

小憩之后,还是要走出怪石林,走出大漠,走进阳光,走进尘世,去经营各自忙碌的烟火人生,在酸苦中寻觅甘甜,在寂寞中体味盈实,在耕耘中采撷果实……

这,才是生命本真中具有烟火味的真实。

新闻推荐

【当代职工】跑男老崔

李文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是今年55岁的崔健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崔健康是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卫部一名普...

临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泽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