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首例遗体捐献者生前对老伴说 “能为祖国医学事业作贡献,光荣”

酒泉日报 2019-03-27 01:01 大字

没有灵堂,没有花圈,没有前来吊唁的亲友。张颂太老人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曾嘱咐子女不办丧事、不收礼金。他只有一个心愿:把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3月13日23时50分,83岁的张颂太老人因肺心病医治无效,在肃州区老年养护院心怡康医院去世,子女哀痛悲伤之余,遵从父亲遗愿,与酒泉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并于14日凌晨1时将遗体运往兰州。14日8时,张颂太老人的遗体运抵兰州医学院。至此,酒泉红十字会首例遗体捐赠活动结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颂太老人生前是张掖市临泽县的一位小学校长,把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的他,临终前最后一个愿望就是把遗体捐献给国家,为祖国的医疗事业作最后的贡献。

3月15日,记者来到肃州区老年养护院心怡康医院,见到了张颂太老人的老伴彭淑华及女儿、女婿。今年80岁的彭淑华老人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她强掩悲痛,告诉记者:“2014年,我和老伴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他说,能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点贡献,光荣!”

张颂太老人的三女儿张晓玲告诉记者,她父亲教书育人一辈子,为人正直善良、工作兢兢业业,是他们姐弟五人的榜样。父母本来在兰州市生活,她和小妹各自在酒泉、嘉峪关成家立业,为了方便照顾患有严重肺心病的父亲,去年11月底,她们商议后将父母接到了肃州区老年养护院心怡康医院。后来,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医生几经努力,最终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父亲生前说,他去世后不办丧事,不打扰亲朋好友。在病情最重的时候,他才告诉我,他已经向甘肃省红十字会提出了捐献遗体的申请。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亲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遵从他的遗愿。”张晓玲说。

肃州区老年养护院心怡康医院副院长何天斌告诉记者,老人生前即使在病中,仍然非常注重仪容仪表,从来不穿睡衣和拖鞋出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当他得知老人要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后,非常钦佩,亲手为老人擦洗遗体、穿上寿衣,怀着崇敬之情,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记者从酒泉红十字会了解到,近年来,酒泉市群众踊跃参与遗体、器官捐献申请登记活动,传递大爱和正能量。至目前,在网上提出遗体、器官捐赠的已有202人。

□本报记者陈燕

新闻推荐

张掖市春季造林绿化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今年全域大规模国土绿化营造林总面积五十六万亩

本报讯(记者谢利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植树播绿,正当其时。记者近日从市林业草原局获悉,张掖市坚持把“一园三带”生态造林示范...

临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