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饮水条件的变化
蒋超
倪家营位于临泽县东南部,地处祁连山北麓,由于地处祁连山冲积扇前缘地带,地表水少、地下水深,人工凿井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改革开放前人畜饮水均靠挖涝池蓄积灌溉水解决,改革开放后涝池饮水的这一状况才开始逐步得到改善。
上世纪70年代,倪家营每个队都会寻一块合适的空地,挖一个土坑蓄满水就是涝池。每两到三个屯庄的老百姓共用一个涝池。每年“五一”前后,随着祁连山的积雪消融,地表径流水较为充裕,在灌溉庄稼的同时,往涝池里面注水,以供人畜使用。由于人畜共用,涝池里常常有很多癞蛤蟆,还有许多虫子,需要拿笊篱把水过滤一遍,才能饮用。由于季节的变化,夏秋二季涝池蓄水较为充足,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水。但到了冬春季节,由于涝池的蓄水能力有限,特别是冬天,涝池封冻,只有少许的冰窟窿里可以舀出水。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为非灌溉期,渠道不引水,涝池无法补充水源,老百姓生活缺水往往持续4个月之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只能到几公里外的有水地段拉水或挑
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负担。
倪家营的老百姓不得不以修筑塘坝的方式堵截从梨园河流出的一小股水流往涝池注水,老百姓称之为阴水或渗水,以缓解冬春季节的用水紧张局面。由于渗水水流较小,渗漏较严重,几乎流不到距离较远的江淮等村,受益的也只有沿着江淮灌渠且处于中上游的上营、汪家敦、下营等几个村,范围非常有限。
每年的腊月,老百姓均用各式各样的蓄水设施尽可能多的储水,老百姓们抢先将涝池的冰块装在芨芨草编织的筐内,运至家中的锅、桶甚至筐等各种容器内储存,以解决春节的饮用水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邻居间常常有吵吵嚷嚷的事情发生,直到第二年春暖时节随着祁连山的冰雪融化,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才可以得到缓解。
1980年,即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倪家营子依托鹦鸽嘴水库开始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建设。从梨园河滚水坝下滤水井引水到上营村、汪家墩村、倪家营村、下营村、江淮村,建混凝土输水管道11.6
公里、分支管道23条,计长4.8公里,建混凝土竖井37眼为供水点。1983年,又将主干管道下延7.5公里,开始向现沙河镇的新民村供水。依托鹦鸽嘴水库水源的人畜饮水改造工程供水被老百姓称作管道水。管道水的开通使得倪家营的饮用水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人畜饮水正式分开,管道水人饮,废水、涝池水畜饮。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始以集资的方式打井取水,尝试几次后,最终在汪家墩六社与西干渠、07乡道、江淮渠的交叉处成功打出第一口井,并设立了自来水管理站,铺设了专用自来水管道,部分村社通上了自来水。
进入21世纪后,倪家营子在政府引导下,强抓国家实施人畜饮水解困项目的大好机遇,争取项目建设,群众投劳投资,切实推进人饮工程建设,又先后解决了未通自来水的黄家湾村、梨园村、高庄村、马郡村、上营村等部分群众的饮水实际困难。2013年,倪家营子充分利用鹦鸽嘴水库的水资源,争取项目资金,依托原有的自来水管道,修改疏通管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自来水的用量完全用水表控制,既节约了用水,又提高了效率,还不受时间限制,实现了倪家营子饮水条件的彻底改善。
倪家营子饮水条件的改善经历了从漫长历史时期的涝池取水到改革开放后的管道水、水窖水、自来水的变迁过程,从人畜共饮实现了人畜分饮,尤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较大。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张掖农村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新成绩新变化。
新闻推荐
共谱湿地保护新篇章 张掖市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系列报道之黑河湿地保护治理临泽篇
本报记者陈海11月13日午后,阳光和着冬日独特的气息倾洒在田地里。临泽县鸭暖镇小鸭村村民李秀敏和丈夫抓紧收搳捆扎地里的...
临泽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泽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