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张掖日报 2018-06-14 11:55 大字

□李明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能促进“生态宜居”接地气,落地生根。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以“生态宜居”为突破口,首先是生态宜居,然后,在彻底改变村容村貌的同时,拿出自己叫得响的品牌,在全域旅游中推介特色旅游产品,成为他人非去不可的风景点和生活点,也成为自己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辐射带动周边。

要在文化和看点上下工夫,通篇要渗透“真善美”,那就是文化和人物是真实的,讲述的故事是有利于善治的,造景造像是独具地方特色且美观的。乡村文化旅游,有乡村独特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宝眷文化,庙会文化,婚丧嫁娶文化等。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既有着这些多种多元文化丰富内涵的支撑,又是这些文化价值的宝贵沿袭和丰富储存宝库所在。乡村振兴的立足点无疑在于生态宜居。这里的生态,一则指的是文化生态,在于精神层面;再则指的是乡土生态,在于环境层面。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在于两个维度,一个是生态,在于自然环境。任何人不能离开自然而谈生态环境。一个是文化,外修生态,内修人文,这才是真正的生态宜居。

以文化为引领的乡村旅游,就在于文化是本,是源。旅游是河,是道。只有不忘本源,以文化人,乡村才会在旅游的河道上活起来,旺起来,那正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城市化发展不是把乡村发展成为城市,而是发展为具有城市一样的环境,达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也是基于对于大生态、大环境的考虑。

文化是一种精神的积淀,是一种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有文化自信,有文化引领,才会有文化自觉,才会有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源泉。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一种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动力,发展和积淀所在。在一种对于生存文化的认同中,就浸透着人类奋发有为,勤劳质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文化。为此,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下好“八个”方面的功夫。

一是要在通好道路上下工夫。既要依托水系,林系,又要便捷,要直通。

二是要在沿途看点上下工夫。沿途看点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对于眼球的吸引。可以装点一些文化雕塑,设计一些花草树木为依托点的造型奇特创意景观。

三是要在因地制宜上下工夫,不可张冠李戴。可以是传统文化的人和事,可以是传统文化的古迹和物象。

四是要在文化实体上下工夫。通过各种文化实体的重塑,让每一处文化实体讲述穿越时空的感人故事。让每一处风景,都有蕴藏着属于这里的人民和属于本土文化因子的景象。

五是要在农耕文化上下工夫。各种生活工具连体的展示,就是留得住乡愁劳动创造文化的呈现。

六是要在民俗文化上下工夫。因为民俗文化就是乡村的生活文化。他们浸透着古朴的乡风和文化习俗,具有仁义礼智信的承载。要传承好的民风民俗,好的乡规民约,好的家训家教,就是为了重整乡村秩序,为了重振乡风,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向善。

七是要在耕读文化上下工夫。读书是一种素质的提升,也是一种有素养的生存。总之,耕种是为了生存,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要建设好书香乡村。

八是要在挖掘文化内涵上下工夫。通过文化旅游中的文化因素,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增长文化知识,传承传统文明,化育民众心灵。总之,通过实施乡村文化旅游战略,要让乡村的一村一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水一土,充满了灵性,充满了西部旷然辽阔的气息。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用文化之魂,为乡村注入文化风气。

(临泽二中)

新闻推荐

临泽探索“党建+”模式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宋栋太临泽县探索“党建+”模式,把党的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

临泽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泽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