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农膜“重生”记

张掖日报 2022-03-09 10:28 大字

本报记者杨静文段晓梅

搭乘一趟“重生列车”,废旧农膜在“旅途”中就能轻松实现变废为宝?听起来是个奇闻,但在高台县的田间地头,这样的“重生列车”正在纵横驰骋,搭载着“白色污染”通向转型的“绿色大道”。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51个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高台县“构建废旧农膜循环利用体系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案例榜上有名。自2017年起,为彻底根除废旧农膜“白色污染”,该县通过争取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等项目,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思路,加快构建“农户捡拾交售、网点分散收集、企业加工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农膜“使用—回收—加工—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出台扶持政策,扩大农膜“以旧换新”规模,农户、企业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农膜捡拾交售率持续攀高。去年,全县回收废旧农膜1383吨,占使用总量1660吨的83.3%,挂钩试点镇回收率达85.5%,高出全县2.2个百分点。

“重生”始发站:机械化捡拾

往年的初春时节,高台县各村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整地、捡拾残膜的身影。现如今,被村民称为“铁牛”的废旧农膜捡拾机成了捡拾农膜的“主力军”。

近日,在巷道镇元号村,一辆辆废旧农膜捡拾机穿梭于田间,紧张有序地作业着,机子身后是被捡拾堆积的废旧农膜。“以前农膜回收,用人工来捡,费用较高。现在使用机械化作业,不仅省时还省人力,节约很多成本。”元号村新裕峰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机械管理员胡其仓说,农膜捡拾机解决了人工回收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废旧农膜捡拾率,得到农户广泛认可。“机械化农膜回收可以揭农膜、进行农膜打包、农膜拉运等作业,一台机子顶50多个人工,我们合作社现有回收残膜地拖拉机设备4台,每天作业量210亩左右。”

近年来,高台县通过示范推广高标准农膜、全生物可降解膜、适时揭膜以及机械化捡拾技术示范,建立企业包镇,群众捡拾,网点回收的废旧农膜回收机制,有效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全县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重生”中转站:废旧农膜回收站

走进宣化镇集贸市场废旧农膜回收站,前来换新农膜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开着装满废旧农膜的农用车,在门外排着长队,耐心等待着验收、称重、卸货后“以旧换新”。此景已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转二版)

新闻推荐

高台交警大队 倾力做好春节道路交通安保工作

高台讯高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凝心聚力、周密部署,倾力做好春节期间安保维稳任务,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前研...

高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台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