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村新房新年新气象

张掖日报 2022-02-09 10:09 大字

本报记者陈海贺承冬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以前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忙着扫房、炸油馃子、做馍馍。今年住上新房不用扫房了,老房子一年到头黑漆漆,满屋吊吊灰,扫房是大工程,又忙又累。”年前住进新房的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村民吴成才乐呵呵地说。

不为除尘扫房发愁的吴成才,对新房里可柴、可煤、可气的“如意厨房”和增加水箱的“创意暖炕”颇为满意。“厨房是‘耳房’,在客厅侧背面,不容易被油烟熏黑,并与后院相接,面积较大,柴火灶、液化气灶、供暖煤炉都有,时间紧了就用液化气做,方便快捷。”吴成才津津乐道的是他架设了循环水箱的炕,不管烧煤还是烧柴,水箱里的水加热循环,不仅炕暖了,整个房屋都暖了,还没有炕焦味,恒温、干净、舒适。

同吴成才一样,太安村很多村民年前住进了新房。“曾经烂村破房子,如今新房新生活,养牛羊到养殖场、种地干活在基地,农村人也过得和城里人一样,过年亲戚朋友想吃柴火饭,照样大锅做大火烧,仍然干净整洁。”养殖大户吴爱新表示,如果农户各建各院、各修各墙成本较高,村上集体拆旧房、打地基、修院建墙划算,整体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刚开始村民不理解,现在来看是群众受益的好事。

太安村位于高台县城以西7公里处,现有7个村民小组,378户1112人,耕地面积2359亩。近两年,该村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壮大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种植、养殖业,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全村面貌焕然一新,顺利通过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验收。

“我们依托聚富辉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肉牛养殖场,吸引有意愿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向养殖场集中,通过养殖场场地圈舍租赁,解决农户养殖场地不足问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引进甘肃惠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1500亩土地建成供港蔬菜基地,并配套喷灌设施,改造完成250人的生活区、5000平方米的蔬菜分拣包装车间以及蓄水池等附属设施。同时,发挥本村温室种植优势,依托紫冠圆茄专业合作社,打建每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8座,吸纳本村人员就近务工的同时,引导群众逐步向高标准温室产业转型升级。”太安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学珍告诉记者,去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的同时,村上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的原则,建成二七社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新建建筑面积70至100平方米的高标准房屋57户,拆除老旧房屋11户,其余各社改建房屋149户,基本实现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整村推进。”太安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学珍说,该村还新建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的集村级活动阵地、便民服务大厅、卫生室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党员群众水平。

此外,争取项目支持完成全村12公里给排水管网架设,并与城市管网实现连通,新建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道路以及产业基地道路5.3公里,在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栽种刺柏、海棠、国槐等苗木5000株,补植各类花卉2万株,并在党群服务中心南侧新建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去年,村上探索‘文化+活动+表彰’的创新融合活动模式,利用重要节假日,举办‘三八’趣味运动会、‘情暖中秋爱心扶老’慰问活动等,成功承办了全县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吴学珍表示。

新闻推荐

高台税务局数据“把脉”更精准“以税资政”助发展

高台讯2021年,高台县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优势,不断强化税收经济分析工作,聚焦打造“红色高台”“绿色家园”两张名片,及时跟...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