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的几点认识
□许大凯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下大力气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受农村经济欠发达、待遇报酬偏低、发展机会较少等因素制约,广大农村引才难、留才难,人才总量偏小,缺少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且能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人才仍然是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浅谈一二。
一是练就“识才”慧眼,挖掘乡村现有人才。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人才识别上依然存在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倾向,对一些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重视程度不够,未纳入人才范围。应建立乡村人才挖掘、培训、使用的常态化机制,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全面摸底,将一些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种养大户、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纳入人才库。对入库人才创办经营主体带领乡亲致富的,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其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力度,将优秀乡村人才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列入后备村干部培养、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激励乡村人才安心、用心干事创业。
二是厚植“育才”沃土,培养乡村可造之才。
针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缺乏的问题,必须着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乡村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进一步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发挥各类涉农院校、科研单位、党校(行政学院)、就业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机构的作用,在课程设计、课时安排、培训方式等方面做到与乡村振兴现实需求无缝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业、建筑业、服务业、电商等产业技能培训,促进乡村人才知识更新,提升能力素质。
三是延伸“引才”触角,唤回乡村外流人才。
受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农村大量素质较高的青壮年以学习、务工、经商等方式流入城市,导致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乡村要振兴,就必须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带着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走回来”,投身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应发挥血缘、亲缘、地缘纽带作用,积极搭建乡情沟通平台,建立健全基层领导联系外出创业人员、企业家、乡贤的制度,强化对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创业扶持政策及返乡创业典型的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唤在外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确保返乡创业人员回得来、留得住。落实减税降费、融资贷款、用地、项目奖补等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支持返乡人员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
(高台县黑泉镇政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伟)国庆假期,张掖市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组织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文旅活动,增加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