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的“夫妻档”

张掖日报 2020-07-25 15:57 大字

□陈海张正弼

在高台县南华镇义和村三社,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一个是男理事长、一个是镇人大女代表,一个热心肠、一个贤内助。热心肠理事长勤快有头脑,通过发展种植合作社,自己鼓起了“钱袋子”,还带动了周边的老百姓增收致富;贤内助人大代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积极履职,为民代言,丝毫不逊男儿气概。他们,就是白如兵和高彩玲夫妇。

今年48岁的白如兵于2017年成立祥之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成员5人,承包本村土地700余亩,主要种植玉米、苋菜,年收入达100余万元,如今已成为全村规模最大的合作社。今年合作社还吸纳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为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产后销售等一站式服务,最大化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户收入。“邻居们关系都很好,自己种植有渠道、有设备、有经验,能多带几户就带几户。按照目前种植情况看,今年收成肯定比去年好,我打算和村委会商量商量,再多吸纳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来,采取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长期劳务合同签订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增加他们的收入。”白如兵表示。

盛夏午后,今年刚刚加入合作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如贺夫妇正忙着在自家玉米地里除草,他笑着说道:“我们两口子身体都不好,以前很多地都快撂荒了,自从加入合作社,春天耕种、打药、施肥都是合作社帮忙干,而且秋收还不担心卖不出去。不忙的时候,我们两口子还能在合作社打打短工,感觉生活一下子有了盼头。”

如今,白如兵的合作社所需务工人员全部是本村及邻村居民,而且支付的工资相对高一点。据统计,合作社每年吸纳本村劳动力2000余人务工,还吸纳附近村劳动力1500余人,有效破解了用工难与务工难的“两难”问题。

今年44岁的高彩玲,作为南华镇为数不多的女人大代表,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在全镇各村掀起消除视觉贫困、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热潮时,高彩玲主动带头报名改建自家后院,全社村民还在犹豫犯难时,高彩玲率先拆除了后院,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晚饭之余,高彩玲还主动深入左邻右舍家中做思想工作,积极宣传利好政策、算对比账,调动群众积极性。“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群众想什么、担心什么、渴望什么,我就应该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就是这样一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农村妇女,向村民们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引领带动村里人除旧建新,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每次提起白如兵夫妇,义和村党支部书记白如学都很激动,“这两口子给我们村里解决了不少难题,在疫情期间不但捐款捐物,还自发动用自家机器在全村进行消毒;在平常时候,还免费给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耕种、打药、提供技术服务;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最难的时候,也是这两口子率先带头干,并主动给周围群众做思想工作。”

“我的合作社打算明年进一步扩大规模,再承包百余亩地种植订单辣椒。我也打算在闲暇之余多学习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的作用,尽力当好党的‘宣传员’,做好人民的‘勤务兵’。”白如兵、高彩玲夫妇表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是这样一对生活上相濡以沫,事业中守望相助,既能主内,又能主外的平凡“夫妻档”,用辛勤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的同时,携手富相邻美家园,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新闻推荐

高台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933人

高台讯今年,高台县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行动,把稳定扩大就业作为重要任务,全力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

高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