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稳民生“饭碗” 高台推动创业就业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纪实

张掖日报 2019-05-06 10:00 大字

□周淑云梁慧

一季度,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779人;举办招聘会13次,发布岗位需求1435个,签订就业协议1470人;城镇新增就业112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8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8人,新安置公益性岗位人数23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饭碗”。近年来,高台县持续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提升创业就业服务质量,让更多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交上了一份暖暖的民生答卷。

全方位服务送“饭碗”

“现在,我在县里的企业上班一个多月了,月工资有3000多元!”说起现在的工作,在县人社局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与甘肃弱水三千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就业协议的张梦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给本地农民工带来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县人社局定期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掌握辖区人力资源状况,充分挖掘重点项目和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动员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介服务。运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引导用工企业和求职者通过各类平台发布就业用工、求职、就业岗位信息,确保对有求职意向的劳动力100%推荐就业。通过举办各类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让求职者尽快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优化创业环境造“饭碗”

4年前,在创业贷款的扶持下,王瑞全在县城开办了一家蛋糕店,一直以来,蛋糕店生意兴隆,王瑞全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该县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民工顺利创业。据介绍,今年,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70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贷款1300万元,企业创业贷款670万元。目前,仅县创业大街就入驻各类创业群体219户,带动就业2800多人。

此外,在鼓励中小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同时,专门召开服务企业招工会议,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和用工问题。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落户盐池工业园区,并确定了10余家扶贫车间,对吸纳建档立卡户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今年的春季招聘会上,我们企业又招了30多人。”落户盐池工业园区的甘肃永鸿染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国富说,公司2017年从天津搬迁到盐池工业园区,县里不仅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几个月就招到60多名员工,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目前,公司员工已达130余人。“过去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一趟。现在家乡的企业有这么多就业岗位,终于不用东奔西跑了。”家住巷道镇的王福博今年与盐池工业园区北坡盐业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让他彻底打消了继续去大城市打工的念头。

“菜单式”培训稳“饭碗”

“不学一门技术,只能流辛苦汗挣辛苦钱,学好技术脱贫才有盼头。”经过培训后上岗的屈桃花感受深切。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在经过为期15天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被安排到县佳源蔬菜脱水有限责任公司上班,第一个月就拿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和屈桃花一样,通过培训走上满意岗位的还有36人。

该县按照“量体裁衣、按需施训”的培训原则,在新坝镇、宣化镇、巷道镇等乡镇申报新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选派市级“培训名师”和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县管拔尖人才、县级“培训名师”授课,培训工种涉及砌筑工、家政服务员、农艺工等,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启动网络创业培训,对有较强创业愿望的电商网络平台经营者进行网络创业培训。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模拟商城操作和注册实践相结合,通过高度创新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参与性互动教学方法,紧紧围绕网络创业培训理念、电商平台的运营特点、网店开办等内容开展培训,使学员在短时间内提高网络创业能力。目前,90余人顺利实现网络创业,带动就业271人。

新闻推荐

高台加快建设“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高台讯高台县司法局整合服务功能,建成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律师、司法鉴定、法治宣传等职能为一体...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