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土地整合带来新气象

甘肃日报 2018-08-24 04:15 大字

本报记者齐兴福通讯员周淑云

地界纠纷少了、浇水矛盾少了、基础设施占地争议少了、耕地不再撂荒了;村民进城打工有收入,土地流转有收入,村民的心定了,村里和谐了……眼下的这一系列变化,让高台县合黎镇七坝村党支部书记尹新感到自己这个村支书“好当了”。

“村民们都有把地整成一块的想法,但谁也不好意思提出来。”尹新说,上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时,全县耕地被划分为三六九等,村里也根据土壤优劣、距离远近将地分为三个等次,每家占点好地,分点劣地。但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这种分配格局成了农业发展的“瓶颈”。

“机械作业难开展,田间管理不便利,费时耗力,成本高效益还低,很多人不愿意租种和代耕零碎土地。”尹新说,去年年底,借着全县开展“土地连片整合”的契机,村里开始以农户现有承包地地块为准,全部逐一测量面积,为农户进行土地再分配。不到两个月时间,七坝村的4200多亩耕地就全部分配完毕,以往零散经营的土地全部集中到了一起,为耕作带来了许多便利。

“施肥、浇水、打药都快多了,以前六七个小时的农活,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干完。”之前,村民刘庭会的9亩耕地曾分散在4处,经营起来费时费力,耕地连在了一起让他兴奋不已。

高台县农技中心主任李龙算了一笔账:土地连片整合后,农户在灌溉、施肥、喷药、翻地等田间管理方面每亩每年可节省劳动工日4个以上、节约用水100方左右、节约机械费用50元左右,每亩每年共降低生产成本500元左右;减少田埂、水渠、生产道路占地,增加耕地面积3%-5%。节省的时间,农户还可以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土地整合后相对集中,有助于实现连片开发。”李龙说,土地连片整合,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增添后劲。

巷道镇东联村几年前就做出了这样的大胆尝试,完成土地连片整合后,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重新调整发包给大户开展连片种植,农业种植效益明显提升。村上还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成立了金土地、农机、苗木、四通惠农信息化4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村规模化种植、特色化服务全覆盖。去年,东联村又依托金土地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全村2780亩土地全部参股,分三期进行经济林栽植,逐步发展林下养殖、蔬菜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打造独具特色的立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如今,像七坝村、东联村这样进行土地连片整合的村子,在高台县达到了24个。今年,全县土地细碎化整理涉及5个镇,整合耕地面积达3万多亩。

新闻推荐

高台倡导“婚事新办”培树文明新风

高台讯(记者周淑云)“我们结婚吧!我不要洁白无瑕的婚纱、不要几克拉的钻戒、不要铺张浪费的婚礼、不要冠冕堂皇的誓词、只要...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