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巾帼绽芬芳再续新华章

张掖日报 2018-02-06 17:12 大字

本报记者杨静文

二O一七年,张掖市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务实有效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广大妇女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撑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

培树巾帼先锋模范860多名,培训农村妇女1.4万多人次,为26名“两癌”贫困妇女发放救助金26万元,为10名贫困患病妇女发放6500元物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体检义诊等活动65场次,受益妇女达2700多人,为妇女儿童办实事176件,帮扶物资资金达32万多元……2017年,全市妇联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聚焦重点、狠抓落实,主动作为、开拓奋进,推动各项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整体提升的生动实践。

思想引领润物无声

“通过微信平台,我们共同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更深入地了解了十九大精神,一定要点赞!”“对十九大的了解仅限于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应知应会专栏的开设非常及时,内容也很全面,让我们真正走进了十九大精神。”……这是网友在“金张掖妇女”微信平台开设的“十九大精神应知应会每日五题”专栏活动中的留言。在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中,市妇联联合县区妇联微信同步发送专栏,参与网民达16000多人次。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十九大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等作为妇女干部、职业女农民、陇原巧手、家政服务等培训班必修课,各级妇联举办培训班72场次,加大理论宣传力度。同时,广泛开展“我与中国梦”“巾帼心向党·喜迎十九大”“争做巾帼好网民”等群众性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办文明家庭表彰大会、“相约三八·美丽同行”大型徒步活动、女性视角摄影展、妇女健身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妇联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致富脱贫精准发力

“良田万亩不如薄艺在身,学习了麦秆画制作,既陶冶情操又增收致富。”和高台县南华镇南岔村的村民杜彩红一样,全市1827名妇女参加了“陇原巧手”培训,该培训以彩岩画、麦秆画、剪纸、刺绣为内容,共培训了41期。2017年张交会期间还举办“金张掖巧手”手工编织产品展销,展出17家企业、合作社的特色产品4200多件。市县区通过项目倾斜、资金扶持、培训提升、宣传推介等举措,新建4个市级、2个省级陇原巧手示范基地。实施劳务品牌培训项目,举办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等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1059人,985人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除此之外,还举办全市贫困患病妇女创业技能和康复能力培训班,培训妇女74名。发挥巧手、家政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组织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吸纳524名贫困妇女在基地就业增收,组织致富女能人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262名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开展“传播家风好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家风宣讲活动,共组织开展宣讲24场次,受众5300余人。“六一”期间在陈户中心小学举办“为爱导航”儿童关爱活动,捐赠5万元文体用具,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母亲讲堂”活动4场次,参与学生家长达420多人。

维权服务有力有效

发挥妇儿工委办牵头抓总作用,强化措施、主动作为,2017年,共接待妇女来访来信来电86件次,调处率达98%以上,进一步从源头上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层维权阵地建设,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维权工作站73个,建站率100%,村(社区)维权站782个,建站率93.6%。深入推进“建设法治张掖·巾帼在行动”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与农业、国土等部门协作配合,全力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妇女土地权益。畅通“三中心两热线”,着力做好妇女儿童法律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安全庇护和心理抚慰等工作。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对涉及婚姻家庭纠纷、赡养、家庭暴力引发的家庭矛盾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强基固本提升素质

2017年,市妇联持续深化“打造学习型妇女组织,培养学习型妇女干部”实践活动,举办了由141名市直、县区、乡镇街道妇女干部参加的全市妇女干部培训班,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观摩学习等形式,加强对政策理论、妇联改革、业务工作等内容的培训。年中,与市委组织部在深圳举办由48名女企业家参加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同时基层妇联层层举办业务培训、开展岗位练兵、组织观摩学习等,不断提高各级妇女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以妇联改革为契机,制订下发了张掖市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工作制度。各县区逐步建立健全了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联系所在区域妇女群众制度、县区妇联执委会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制度、基层妇联执委会议事工作制度等,形成了“建、管、用”的长效机制,使妇女干部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让妇联工作真正落实在基层、见效在基层、服务在基层。

新闻推荐

高台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点击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0.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7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61元本报记者郭晓芸这个冬天,对于高台县新坝镇元山子村的贫困户李国康来说很有纪念意义,他受益于县上的易...

高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