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匠精神”铸就创新之路 ——记市管拔尖人才、省领军后备人才杨永林

张掖日报 2017-10-09 11:39 大字

[摘要]——记市管拔尖人才、省领军后备人才杨永林

本报记者王菲

获得24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发30余种新型农机,年产8000余台农业机械,年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利税达400余万元……祁连山下,黑河岸畔,有一家蜚声河西的农机科研制造公司——高台县嘉宝机械制造销售有限公司。在农机市场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下,它却能一枝独秀、熠熠生辉,一支10人科研开发创新团队——“杨永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功不可没。这支创新团队的领头人就是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管拔尖人才、省领军后备人才杨永林。

初中毕业后的杨永林曾在家务农两年,“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双手“刨食”的务农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他立志要改变农民靠苦力劳作的现状,用机械代替人工来解放农民的双手。后来,他利用在父亲修理铺学习的便利,用五年时间把钳工、钣金、木工,焊接、锻工等技术学了个样样精通。

1994年,他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原高台县农业机械制造厂(嘉宝机械前身),勤奋好学的他一直奋斗在生产一线,凭借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对公司产品特点的研究挖掘,他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车、铣、刨、钻、焊”等简单实用的零部件批量加工模具,受到公司上下一致赞扬。这次“小试牛刀”,让他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

后来,公司因为业务需要请人绘制了一套图纸,制图费相当于一个工人十个月的工资,这件事更坚定了杨永林的农机研发梦想。他坚信,光靠实干苦干是不行的,企业发展必须要靠科技创新。自此,他白天向老师请教,晚上看书学习,反复将学到的新知识加以实践。两年后,他学会了手工绘制机械图纸,后经过培训又掌握了CAD二维和三维制图的应用。2013年,他顺利取得了工程师资格证书。从此,公司制图再也不需要请人帮忙了。

这次突破性的成功使他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2014年,公司组建起一支10人的科研队伍——“杨永林技能大师工作室”,由杨永林担任公司产品研发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现已成为公司科技创新的“引擎”。

最让杨永林感到自豪的,是2015年研发生产了可调式激光平地机。“以前市场上的激光平地机不能根据土壤、空间大小进行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杨永林说。于是,他和工友们就在电脑上一遍遍制作样图,一次次讨论完善。经过8个月技术攻坚,一种全新的可调式激光平地机终于面世。这种平地机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可根据土量多少和拖拉机功率大小进行宽窄、高低调节,平整的精确度更高,产品投入市场后备受农民赞誉和青睐。

“目前,双铧翻转双向犁、可调单铧翻转犁、轮胎漏气报警器等2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国家发明专利中,已有20项投入生产,年增销售收入800万元。”杨永林自信地说。

有付出就有回报。县级劳动模范、金牌员工,市管拔尖人才、金张掖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个个荣誉是对“创新达人”杨永林最好的褒奖。

科技创新为杨永林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嘉宝机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司生产的系列机引犁、播种机、圆盘耙、旋耕机、深松机、激光平地机、深松一体机等7大系列40多个品种走俏市场,广受好评。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科学进步示范企业,获得甘肃省名牌产品、金张掖创新先锋等荣誉称号。其中“双油缸控制翻转180°装置”2010年被评为张掖市科技发明一等奖,“温室大棚沼气加温装置”2012年被评为张掖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可调式激光平地机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在“赢在金张掖”创新创业电视公开赛中荣获二等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土地调整政策,杨永林和他的团队正怀揣农业机械化灿烂的明天,迎着朝阳,满怀信心,向着更加远大的目标前进。

新闻推荐

县区 高台着力打造“互联网+城乡居保”服务体系

高台讯(记者周淑云)高台县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将信息化工作重心由“实体服务大厅”向“虚拟服务大厅”转移,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联网+城乡居保”...

高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高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