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周国乔圈棚槽头显身手

张掖日报 2017-09-26 11:39 大字

本报记者周淑云

2009年被科技部授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畜牧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被确定为高台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5年被省农牧厅评为“2013至2014全省畜牧科技推广先进个人”……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记录了他通过科学养殖带动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历程,他是高台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周国乔。

周国乔1992年从甘肃省畜牧学校毕业成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名普通技术员。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畜牧技术员,但他却有着执著的人生追求:让科学养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周国乔深知,要想让农户接受科学养殖,必须要让农户看到真正的实惠。为此,他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把有养殖意愿且带动力强的村民作为重点指导和帮助对象,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扶持起了一批养殖致富典型。巷道镇西八里村的李占伟,当年建成牛舍10间,在自繁自养的同时,购进20多头肉牛进行育肥,仅养牛一项年均纯收入达10万元;养羊大户殷廷军,推广应用良种、良料、良舍、良医、良法“五良”配套技术,并组建了自己的养羊专业合作社,当年盈利20万元;骆驼城镇骆驼城村周军仁,将饲养的生猪由100头发展到1000头,并搞起了生猪贩销,两年贩销生猪近千头,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看着身边通过科学养殖的农户个个都发了财,周边群众的养殖积极性被激发,纷纷开始搞小规模养殖。

为带动群众提升养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周国乔主动要求入驻八一村领办养殖小区,在他的努力下建成高标准肉羊养殖小区1个,发动10户养殖户入驻,当年饲养肉羊2万多只,取得可观的收益。随后,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目前,仅巷道镇就建成养殖小区17个,全镇牲畜饲养量达19.3万(头、匹),养殖大户达1600户,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格局,畜牧业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养殖纯收入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36%。

为持续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科技含量,2011年,周国乔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黑泉乡胭脂堡滩,进行修建敞开式圈舍冬季饲养牛羊越冬、玉米秸秆地面堆贮、肉牛肉羊育肥等技术的试验。通过试验,成功降低了修建圈舍费用和饲养人员劳动强度,取得了每吨青贮饲料节省成本费用15至20元,育肥期缩短15天的显著成果,有力提升了养殖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全县奶牛胚胎移植试验示范工作,熟练掌握了胚胎移植的高新技术,利用畜牧站防疫员的身份,先后在巷道镇设冻配点4个,组织全镇奶、肉牛冻配改良。目前,巷道镇每年授配的奶牛都在500头以上,肉牛在2000头以上,仅此一项实现产值400万元。

为了让农户学得懂、记得牢,周国乔结合多年来的技术经验编写了一本简单实用的《农村养殖实用技术一本通》,作为普及性读物发放给农户。并通过举办养殖培训班、技术讲座、组织观摩学习等措施为养殖户传授新品种引入、畜种改良、特色养殖等知识,使养殖户掌握了科学养殖知识。仅在巷道镇就培养出了26名乡土科技人才,实现了1名乡土科技人才帮扶2名养殖户的局面。同时,为激励基层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服务水平,他率先提出有偿服务,与玉新养牛场等6个养殖场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并推行技术入股、自行投资、与他人合作等方式,在增加技术人员收入的同时,达到为规模养殖户提供优质长期服务的目的。

近年来,周国乔在带动群众致富的同时,从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不仅取得了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学历,还撰写了《高台县肉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等论文,让他的先进经验惠及到更多的群众。

新闻推荐

高台前八月重点项目开工率近九成

高台讯(记者周淑云)南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将于11月份试运行;总投资3亿多元的县城至大湖湾旅游文化风景区道路项目和月牙湖景区出口...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