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绿色崛起新动力 张掖市项目建设综述

甘肃日报 2017-08-09 07:17 大字

本报记者齐兴福

生态引领、绿色崛起,既是省委、省政府对张掖市的殷殷期望,也是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半年多时间来,祁连山生态环保问题举国关注,也在张掖市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震动。教训之惨痛,警示之深刻,刻骨铭心。

痛定思痛,知耻奋进。不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掖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全力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聚焦重点,迎难而上,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仲夏时节,张掖大地酷暑难耐。穿行于这里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正酣,展现出活力十足的建设热度,释放着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

铭记教训,警钟长鸣,“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成为所有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任何项目建设首先要考虑环保因素,任何项目建设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得到优先、长足发展——投资1.2亿元的高台县方正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利用企业。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牛羊粪12.5万吨,农作物秸秆2.36万吨,可减少牛羊粪和秸秆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日产沼气33400立方米,提纯生物天然气2万立方米,有机无机复混肥5万吨,有机肥5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手段。今年,张掖市计划实施项目521项,总投资1134亿元。至6月底,全市已开工建设各类项目417项,开工率80.1%。

项目就是生产力。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在建设、投产的同时,还能有效谋划、储备一批好项目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张掖市立足长远,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谋划论证了一批符合产业布局、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至目前,已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5500项、总投资7600亿元。

招商引资引创,是项目建设的不竭动力。今年初,张掖市举办“陇商回家乡·再聚金张掖”招商引资引创大会,签约项目14项、总投资28.2亿元。在第23届“兰洽会”上,签约项目100项、总投资196.5亿元。至目前,全市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267项。今年2月,张掖被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列为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甘州区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加快培育重大产业,是张掖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坚持绿色有机方向,着力做强现代农业。深入实施百万亩玉米制种、百万亩绿色有机蔬菜、百万亩优质牧草、百万头肉牛养殖“四个百万”工程,持续培育壮大玉米制种、金张掖蔬菜、畜禽养殖等优势主导产业和食用菌、马铃薯、中药材、优质林果等区域特色产业。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努力做大生态工业。加快构建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能源、新材料“一特两新”生态工业新体系,累计建成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56家,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276万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8家。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全力做优旅游产业。深入实施大景区晋等升级、全产业链打造、管理服务提升、全民旅游宣传“四大行动”,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0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4%。

——加大延链补链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制定出台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丹霞通航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生产生活节水产品和中小型农业设备研发力度加大。

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尤为重要。张掖市出台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意见》,制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城镇化建设等系列《实施方案》,形成“1+18”政策文件体系,加强政策指导,促进工作落实。围绕推进“双创”示范城市建设,调整完善“19+1”优惠政策,扶持建成各类创业创新基地45个,入驻入孵企业1243户,吸纳就业1.7万人。

张掖南靠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地貌,在发展“戈壁农业”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今年以来,张掖市坚持把发展“戈壁农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编制完成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并与陕西海升集团达成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合作协议,努力将张掖打造成全省“戈壁农业”和非耕地设施农业的带头城市。

晋昌源煤业中温煤焦油加氢处理项目、甘肃滨河集团酒文化产业园、民乐县食用菌产业园、民乐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甘肃三元乳业生鲜乳加工项目……一个个高效推进的重点项目已成张掖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给这座农业城市带来了绿色崛起的无限动力。

新闻推荐

高台浓墨重彩绘新图

本报记者郭晓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42亿元,年均增长22.51%;建成公建民用、产业发展、景观景点等项目近百个,城镇化率由28.7%提高到41%,为西北内陆干旱区树立了绿色城镇化样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1%,16...

高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