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看榆林”系列报道之一 精修长“技” “竞”显风流
本报记者 杨晓慧
先后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00余名,培养出景瑞雪、路华丽、杨翠萍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其中5人参加奥运会,榆林体校连续四个奥运周期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成功举办陕西省第五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陕西省第七届重点项目少儿运动会、全国校园足球高中组总决赛、全国羽毛球公开赛、中美篮球对抗赛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综合性大赛。
通过赛事培养国家一级裁判员300多名、二级裁判员1500多名、三级裁判员2400多名,还培养了15名国家级、430多名一级、2500多名二级、3000多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榆林竞技体育科学、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榆林市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建设完善了一批体育设施,举办承办了一系列国内国际体育赛事,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体育整体呈现跨越发展态势。其间,市体育局还连续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于“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2013年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获评“陕西省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通报表彰单位”,榆林体校2017年被国家人社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
坚持金牌战略——竞技体育强势崛起
去年在西安举办的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榆林市共派出762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0个项目的比赛,夺得金牌291.5枚、银牌105枚、铜牌134枚,总分17123分,金牌数列全省第二,总分列全省第三,并获得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了“追西安赶宝鸡”的追赶超越目标。
多年来,榆林竞技体育发展一直坚持金牌战略和人才输送战略,培养了一大批骁勇善战的体坛健将与竞技人才。
省十二运会以来,榆林在省运会金牌榜连续四个省运会周期位居全省前三、人才输送工作连续三个省运会周期位居全省第一。
榆林市还累计为省上和国家输送900余名优秀运动员,其中5人参加奥运会,获得银牌1枚、铜牌1枚、第四名1个,世界杯、世锦赛金牌7枚,亚运会、亚锦赛金牌7枚,全运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8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榆林市还成功获得2022年省十七运会承办权,这也是榆林市竞技体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按照“绿色、和谐、活力、开放、特色”的承诺,榆林市正立足榆林竞技体育优势,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围绕健全筹备组织机构、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为全省人民奉献一届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
承办精品赛事——提升赛会组织能力
2010年陕西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2016年陕西省中学生运动会、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中组总决赛,以及全国乒超、羽超、沙漠卡车拉力赛、自行车赛、黄河漂流赛等一系列国家级高水平体育赛事……
近年来,榆林市坚持以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为引领,主动对接中省体育部门,引进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余名运动员来榆参赛。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力提升了榆林承办省十七运会的办赛组织能力,更为榆林市举办一次高质量省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期间,榆林市还积极组织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促进竞技体育水平提升。据统计,仅2018年,榆林市便有107人次进入国内外大赛前8名,21人次获得冠军,10人次获得亚军,16人次获得季军。其中,在马来西亚雅加达举办的亚运会中,榆林市运动员惠子程获得射击冠军,姚捷获得撑杆跳高亚军;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举行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上,陈桂明获得挺举冠军(破世界纪录),总成绩第二名、抓举第五名。
选拔优秀苗子——锻造后备竞技人才
“竞技体育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基础。”为全面提升榆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榆林市先后举办承办了2018年榆林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暨陕西省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榆林分站赛、榆林市3V3篮球比赛、榆林市青少年足球联赛、陕西省陆上划船器巡回赛(榆林站)等20余项青少年体育赛事,成功举办奥运苗子选拔赛,并首次将市级比赛下沉到县区,发现了一批优秀运动员苗子,为榆林市竞技体育奠定了后备人才基础。
其间,市体育局还联合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体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为榆林市体教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意见指导下,榆林市青少年业余训练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通过将部分新增训练项目放至城区学校等方法优化选材平台,多方位建立训练点,以点带面提高在训人数,体教融合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府谷县少儿体校、子洲县少儿体校被省体育局认定为全省示范体校,靖边县、子洲县的竞技体育工作走在榆林市前列。
今年上半年,榆林市还引进了9名国家级高水平教练员、45名优秀教练员,通过优化整合榆林市场馆资源、师资资源、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等,在32所(家)学校、俱乐部开展省运会所有开设项目的日常训练和备战工作。同时,榆林市还全面着力提升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先后聘请省市高水平专家、教授,对游泳、跆拳道、乒乓球、举重、体操、田径、篮球、轮滑等8个项目的教练员、裁判员进行培训。
新闻推荐
子洲县三川口镇从山底、山坡、山顶对产业进行立体规划布局,形成绿色产业体系 给大山“穿鞋子围裙子戴帽子”
本报通讯员高特仲夏的一天,走进子洲县三川口镇毕家硷村,不时传来“咩咩……”的叫声,50岁的贫困户范保卫正抱着一摞饲草,为刚...
子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