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谱华章 砥砺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子洲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榆林日报 2019-08-26 09:51 大字

培训核桃栽培技术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 为群众义诊 特色养殖 有机苹果示范基地 张维明摄 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魏丽娟

时间是最客观的记录者。70年来,子洲县于苦难中破茧成蝶,从农业底子薄、工业零起步、人民“温饱”难保障的艰苦岁月,大踏步走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后劲足、工业发展质量高、群众幸福生活的新时代春天。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0年来,子洲县在风雨中砥砺前行,书写一段又一段传奇:主要经济指标创“十三五”最好成绩,整县即将脱贫摘帽,苹果、黄芪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七十载革故鼎新,神州巨变;两千里改天换地,子洲崛起。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子洲县以砥砺奋斗的坚强意志、坚不可摧的奋进力量,带领全县人民上下一心,不断书写子洲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由穷变富 从无到有

70年前,贫穷与饥饿是当时每个人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记忆。1966年,子洲大旱,435天全县降水226毫米,境内682条小河干涸,全县夏粮亩产8.53公斤,12万亩豌豆颗粒无收。

在挥之不去的贫困面前,子洲人民开始了一场以兴水治旱为龙头的艰难抗争:移山修水、打坝修田,一道道深沟得到治理,一块块良田被整修出来,子洲县连续10多年获省政府颁发的“水利振兴杯”荣誉,一跃成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

人们吃饱了肚子,对这片黄土地充满了希望。

2016年以来,子洲县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县78个贫困村退出,4.32万人稳定脱贫,在册贫困人口降到5371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93%,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3800元增长到2018年的5200元,跑出了子洲脱贫的加速度。2019年,子洲计划整县脱贫摘帽,翻开扶贫史上新的一页。

山区农业迸发新活力。2018年,子洲县一产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增速居榆林市第二名。核桃、苹果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21.8万亩。子洲黄芪入选“陕西十大秦药”名录,中药材面积达到20万亩。发展大田蔬菜2450亩,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展。

工业经济从无到有。有这样一组数据:1949年,子洲县的工业生产总值仅为6万元;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1.51亿元。子洲工业经济迎着朝阳,一路奔腾向前。超细绒山羊养殖基地、天芪中药材加工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石油、天然气、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步伐加快,2018年,子洲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个季度进入榆林市 “三甲”。

绿化家园、生态致富。70年来,退耕还林、“三个百树”基地、“四大名山”万亩常青林、“三年植绿大行动”等一大批林业工程,使全县绿化面积由1976年的3.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77.4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4.5%,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一座座花果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靠山。

荒滩变城市蜗舍变高楼

1944年,子洲建县,县城位于双湖峪镇。县城主街道宽七八米,长不足200米。街道两旁只有10多家店铺。县城人口不到200户,不足千人。

任谁能想到,在这阡陌田野里,子洲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60年代,子洲县城仅有一条黄土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子洲县城逐步拓展,向东延伸了800多米,新建了东街。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子洲县城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拓展完善,发展为两条主街道,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商业贸易日渐繁荣。

2006年,是子洲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该县抓住青银高速公路横穿县城而过的历史机遇,投资3000万元实施移河工程。2007年和2008年,子洲县实施城市建设“十大惠民工程”,总投资1.2亿元。特别是总投资4000万元,宽35米、长4.2公里的大理路建成,为县城搭建了“三横十二纵”的框架,一个现代化、高品位的城市日益形成。

近年来,子洲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成功创建省级生态镇2个、生态村2个,市级生态镇4个、生态村35个。建成区绿地面积124.1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44.01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3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1.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08平方米。

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铺锦叠翠的大厦,将子洲县城装点得靓丽繁华;琳琅满目的货物,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比惬意。城市,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缺医少药成历史民生红利逐年多

除了饥饿,缺医少药曾经是子洲老百姓面对的又一大难题。70年前,在大多数农村赤脚医生手中,一个药包、一个听诊器、一把草药就是全部的家当。教育事业也很落后,在广大农村,多数学校是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泥孩子。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1989年,子洲县已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医务人员560人。2007年,子洲县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极大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2008年,全省首批希望卫生室在子洲县建成并投入使用。2014年,子洲县创新实施“一村建站、联村服务”模式,整合村卫生室资源,新建和改建标准化卫生站,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2016年起,试点新农合贫困人口按人头支付制度,2017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新农合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质。2018年,国家卫计委对口帮扶子洲县,子洲县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水平、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综合实力有了全面提升,9例手术属榆林市首例,37例手术属于县首例。

子洲的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1954年,子洲创建了第一所中学——子洲中学。同年,全县学校数量增至197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40%。1994年,子洲县率先在榆林市实现了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目标。2006年,又以较高水平实现了“两基”达标,全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如今,子洲县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子洲一小、四小和二中项目主体竣工,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31个,积极改造12所乡镇学校,招聘了115名特岗教师,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除医疗教育外,文化旅游等事业也全面开花。子洲县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四大名山”山地自行车赛、“子洲面花”大赛等成为影响较大的固定年赛文化,苗家坪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县展览馆主体竣工;竞技体育不断提升,培养了马润梅、景瑞雪等世界冠军,县体育馆、游泳馆开工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政综合服务大楼竣工,建成幸福院11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个,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8%。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子洲县已经明确新时代的发展蓝图和目标,即高质量建成美丽幸福实力子洲!子洲,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新闻推荐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农户养殖的湖羊高特本报实习记者张慧盛夏时节,走进陕西省子洲县三川口镇毕家硷村,不时传来“咩咩……”的叫声,50岁的贫...

子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