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成就大产业 子洲县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纪实

榆林日报 2018-10-24 08:50 大字

本报记者 魏丽娟

“今年苹果大丰收,都挺好的,这果子就像自己的娃娃,看着哪个都好!”10月10日一大早,子洲县苗家坪镇老庄沟村村民就在果园忙碌起来,爽朗的笑声传遍了山谷。

近年来,子洲县数万果农将致富希望和期盼寄托在苹果产业上,说苹果话、念苹果经、议苹果事,齐心协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如今,伴随着全县8.8万亩老果园迎来丰收季,山地苹果价格水涨船高,高标准、上规模的苹果幼园即将进入盛果期,子洲苹果成为全国苹果市场极具实力的竞争者,而山地苹果也成为子洲县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绿色希望”。

产量翻一番 丰收有秘诀

金秋时节,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参观老庄沟果园后,一位专家随兴赋诗:“黄土十月起秋风,沟沟岔岔红彤彤。疑似红花枝上艳,确是子洲苹果红。”

老庄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年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全国范围遭遇“倒春寒”,作为全国苹果主产区的陕西省,不少苹果产区都因此出现减产。但老庄沟村的苹果产量却不减反增,全村产量预计可达50万斤(较去年增加30万斤),即使每斤售价高达6—8元,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也一直络绎不绝。

“苹果丰收离不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果树防冻工作,但最重要的是这几年来县上对果树的重视、对果农的关心。”王新年向记者道出了丰收的秘诀。

其实,早在1985年老庄沟村就发展过苹果产业,但由于农户缺乏管理知识,果园几乎一直处于荒废阶段。2014年,子洲县开展以果业发展为主的山区农业现代化工作后,老庄沟村抢抓机遇,迅速更新苹果品种,并由县农业局提供技术指导,对老果园开展“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技术改造,老果园焕发出新光彩,实现苹果产量、品质“双提升”。

“因为品质差,原来80%的果子都卖给了果浆厂,价格自然上不来。现在苹果几乎全部进入市场,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就提起来了。”王新年笑着说,全村苹果种植面积很快就将达到1200亩,其中新果园800亩。

为继续壮大苹果产业,老庄沟村还成立了山地苹果专业合作社,严格落实“管理技术统一、果品生产资料统一、果品包装统一、果品销售统一、使用品牌商标统一”要求,瞄准生态、有机、高效、安全的高档果品发展方向进行管理,并经常组织村民到白水、洛川、米脂等地学习。如今,老庄沟村正在申请认证有机食品,而省市各项果王评选及山地苹果品评会的金奖、银奖里,也常能看到老庄沟的名字。

“户均2亩果园,亩产收益1.5万元,因为苹果,老庄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王新年说。

政府来撑腰 果农劲头大

艾成平是子洲县龙塬千亩山地苹果示范园的负责人,“弃商从农”的他对苹果产业发展信心十足。

“专家们说,我的果园标准很高,明年亩产就能达到3000斤。”指着园中生机勃勃的果苗,艾成平喜不自禁。

10月9日至10日,子洲县举办2018年苹果示范园现场观摩会,来自省果业局、市果业办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领导专家们对该县36个苹果示范点进行观摩点评,龙塬苹果示范园的建设经验也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高高的宽幅梯田上,2014年栽植的苹果树苗高已2米有余,枝条粗壮,叶子深绿,很多花芽从树枝上延伸出来,明年这些花芽都将结满硕果;果树均是4×5米株行距的栽植标准,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直线;开沟机、施肥机、旋耕机、割草机等机械齐全,果树日常管理全部实现机械化;市县果业专家全程保驾护航,按照“一棵壮苗、一个大坑、一桶水、一筐农家肥、一碗磷肥、一张膜、一根杆”的“七个一”操作规范,采取地膜覆盖集雨技术,确保园区实现高标准、高效益。

回想创业之路,艾成平告诉记者,是政府和市县农业部门的支持让他实现了创业梦。“农业局的同志帮我选地块,提供农资和技术,县上又帮我修了路、上了水、通了电,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政府红头文件的每一条都实实在在落到了果园里,现在树长得好,苹果市场又这么好,我能没有盼头吗?”艾成平自信地说。

其实,和艾成平一样享受政府支持的创业者和果农还有很多很多。从2014年起,子洲县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00万元用于山地苹果基地建设,将新建果园补助由原来每亩200元提高到500元,新建500亩以上的果园,优先解决果园的生产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问题。

一句句承诺掷地有声,则使得山地苹果在子洲遍地生花,群众对苹果产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初步形成了“两区一带”发展格局。目前,该县已建成千亩果园6个、500亩至1000亩果园23个、100亩至500亩果园167个,全县山地苹果种植面积更是达到21万亩,居于榆林市首位;年苹果产量达9万吨,主产区平均亩产值5000元以上,优果率60%以上,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元,带动精准脱贫2565人。

爱上小苹果 一同奔小康

裴家湾镇张家河村农民张生富是一名千亩苹果园的管理员,对于苹果树他可谓感情深厚。

几年前,因受伤落下残疾导致无法务工,张生富的生活一落千丈成了贫困户。2014年底,村里返乡创业能人张世金流转土地建起千亩苹果园,吸纳包括36户贫困户在内的村民以土地入股(贫困户还可在果园长期务工),带动大家发展苹果产业致富。张生富也以13亩土地入股果园,并被安排看管果园,每年仅工资收入便达1.2万余元。

2015年,张生富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行列。“全靠苹果产业,我才有了工作的地方。苹果顺利销售后,大家还能享受分红,收入稳定了,我们的生活再也不用愁了。”张生富说,如今他最爱去的就是果园,最宝贝的就是苹果。

不只贫困户爱苹果,在子洲,干部、果农、群众都关心和关注着苹果,一颗小小的苹果如今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苹果观摩会上,考核人员对全县36个苹果示范园进行点评打分,乡镇干部们有的紧张,有的自信,“苹果管护”成为干部们热议的课题;

子洲县成立乡镇产业专业服务队,乡镇人大主席或党委副书记担任队长并深入苹果园,了解果农需求,提供产业管护及技术服务,深怕差一步就落后于其他乡镇;

每个果园中都有包抓领导的标识,县乡主要负责人包抓果园,确保经济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全县从上到下都争当“苹果村长”“苹果书记”……

一项项举措真抓实干,一次次部署化为成果。子洲县坚持行政推动、市场主导、典型引路,标准化建设、产业化推进、规范化经营,强化乡镇主体责任,以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以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效益,将山地苹果产业打造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让小苹果成为全县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新闻推荐

闹口角打伤妻子和岳母被处罚

本报通讯员付浩报道近日,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快速处置一起因婚姻纠纷引发的打架事件。9月19日,李某到马蹄沟派出所报...

子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洲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