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客聚会
王祖文
乡村女客聚会,随着陕北唢呐曲《回娘家》的响起,已经如风一样地在当下不少乡村刮起来了。去年的国庆节期间,子洲马蹄沟镇姜家沟的老小女客聚会,我的弟媳是其中的一员,聚毕后和弟弟绘声绘色地对我说:这个村庄天南地北的几十年出嫁出去的女客统一回来进行了聚会,可红火可热闹!聚会期间,村里在外工作的男同志们能回来的也回来,大家共同扭秧歌,表演节目,是几十年来村里的几乎是最隆重的集体狂欢,村里人感觉很是新鲜乐活。
说实话,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汹涌澎湃成一种不断扩散的社会现象。我的第一直觉就是能搞这样超大型聚会,至少说明这个村经济情况不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村的牵头人有一定的号召力和经济实力。
之后,隔三差五就听到乡村女客聚会的消息,尤其今年明显比较集中。而从地域上考察,陕北腹地尤其是子洲的南川一带相对多一些。如裴家湾的王家三岔村,一次性女客回来156人。老君殿的张家坪乡,女客有 235人。子洲大苗沟的女客聚会更是热闹非凡,从微信视频中可以看到:数百名秧歌队员在陕北大唢呐名家的引领下,从大街上扭过,数台摄像机从不同方位采集画面,保守估计不会少于500人。考察这些举行乡村女客聚会的乡村,要么是乡村本身的经济实力好,要么是其中的一些个别女客的经济实力出众,这是发起乡村女客聚会的先导。
乡村女客聚会的筹资形式不等,但大体是这样一种模式:每位女客出资不等,个别经济条件优越者可以随心出资。筹集的钱主要花费在聚餐费用、表演秧歌及服装道具费用、请戏班子演出费用等等。有的村还挨家挨户对老年人、贫困户进行看望慰问。而有的则用来修庙塑像。也有例外,比如子洲大苗沟的女客聚会就没有从女客筹资,而她们的娱乐活动更有乡村原始元素:耍水船、骑竹马、推车车、打夯等。
子洲县马岔乡的“文化名村”师家坪村今年8月也举办了女客聚会。聚会的新鲜元素引起了我的极大好奇,他们聚会策划的主题是:“提升文化品位,共建美丽乡村”。他们聚会的特别之处在于:聚焦本村教育变化,同庆教育巨大收获。该村育英助学协会每年都对考上大学的孩子进行奖励,村里学校的办公楼、操场等设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村这次女客聚会其中女客人数突破300人,总参与人数突破1200人。在活动安排中“文化味”扑面而来:他们分别组织了女客秧歌队和娘家秧歌队,由娘家秧歌队亲自出发在村头迎接女客秧歌队,两家秧歌队会合后要进行对唱秧歌,类似传统的“打彩门”秧歌,两队秧歌的伞头要进行才情秧歌对唱,娘家秧歌队伞头唱的是欢迎类秧歌,女客秧歌队伞头唱的是感恩性的秧歌。同时通过秧歌词汇报出村里的巨大变化与众位女客的成绩。最特别的还在于他们聚会用餐时不供烟酒,从节俭中体现新风气,体现文化味。他们的活动安排得极其周全,有专门的安保组、医保组,对老年人由专门的年轻人一对一进行帮护。更出彩的是在聚会须知中特别体现了一种生态环保意识:“穿高跟鞋一律不准在草坪走动”。该村的聚会总策划人师建东老师说:“本次聚会,不是单单图红火餐几顿,而是为了展示一种乡村文化自信,把这个远近闻名的文化村的品位再集中提升一个档次,不忘初心,常怀感恩之心,建设美丽新家园。”秧歌伞头师万鹏老师说:“这次聚会,有的婆婆媳妇同回娘家,有的三辈女客都是本村女客,这是全村人的地域自豪!”这个村女客聚会聚出一种高雅的向上的文化味,让人感怀。
乡村女客聚会的仪式基本是一种类似放大了的同学聚会、战友聚会。我还专门研究过一位女客的主题发言:她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工作家庭都不错的有威望的人。发言的内容多是对家乡的眷恋、对幼时的怀念、对父老乡亲的感恩。在这个主题发言后,是村干部的答谢与欢迎,然后下来就是不拘形式的座谈、聚餐、大秧歌联欢会,晚会小节目表演,各种合影。有的现场还会举行一些捐助献爱心活动。
乡村女客聚会与同学聚会、战友聚会相比有一些具有明显的新的特点:地点乡村化,这些女客们统一回到养育她们的乡村。人数庞大化。动辄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风潮扩散化。乡村女客聚会犹如龙卷风一样扩散快速,一个村接一个村,这种风气甚至有一种自发涌动难以阻挡的势头。娱乐超级化。村村聚会都有大型秧歌鼓乐表演,而且还有晚会表演,这种娱乐的规模、程度、费用往往超过春节村里的秧歌表演。传播快捷化。有的聚会现场就用视频直播、快手传播,传播的现场感、及时感、鲜活感前所未有。
聚焦陕北腹地乡村女客聚会现象,我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产物,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这是一种新时期女客对家乡的深情眷恋,是她们爱家乡恋家乡念家乡的情感的集中喷发,是她们的社会心理在家乡的一次集中投影,是对家乡的一次集体感恩仪式,是对传统乡村社会重情感重家园的一次集体礼拜。所以这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很深广的内在动因的。
其更深广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这是乡村社会传统亲情的一种聚集与回归,这是女性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一个标志,这是乡村不断变化不断富裕对女客的吸引和召唤,她们的志趣她们体现,她们的事情她们做主,她们的心愿她们表达。这也不排除是一部分人对城市生活的心理与行动暂时集体疏离,这是很好活跃乡村经济生活扩大消费的一种民间行动,这是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以民间的力量进行活跃和保护的好形式,对乡村留守人员而言是难得的特殊的文化精神娱乐大餐。对巩固乡村传统宝贵情感、乡村积极风俗,对畅通信息、加深友谊、甚至促进乡村的扶贫工作都有非常好的作用,对建设美丽乡村都有积极的作用。
刚刚参加过女客聚会的王芳女士深有感触地说:“面对娘家的所在村庄和父老乡亲,八十岁的老女客和二十出头的小女客情感是一样纯洁清澈的。在聚会期间,发动众人的力量为乡村力所能及献爱心,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聚会以后,自己肩上的责任感更强了,这种半边天的情怀男士们未必能完全理解,对建设美丽乡村有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女性视角的特别使命感!”她的观点代表了更多聚会女客的心声。
不过,凡事不可过度,更不能简单刮风,过度了刮风了就容易适得其反。如同没有设定一个积极的主题,如果只是潜意识里搞攀比行动上显排场,如果只是一吃一喝了事,如果聚会过频过滥,如果将聚会费用投向没有多少积极社会意义的事情上就确实值得警惕,就需要认真有效引导。同时从个体而言要根治浮躁心理,尤其是作为策划人和组织者,一定要重品位、重节俭。
乡村女客聚会,是仪式化了的情感在娘家门上的投影。“养女终有嫁,娘家永是家”,这是她们的集体心声。每当《回娘家》这首歌响起的时候,那种爱家乡爱娘家的情怀久久难以散去。面对这种转型期的社会现象,面对光彩光亮我们世界的太多的乡村女客们:她们将自身进步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积极为养育她们的乡村倾情献爱、出智出力,有的甚至从省外、国外长途跋涉辛苦归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为她们宝贵的家乡情怀喝彩鼓掌,她们人数众多、她们情怀美好、她们集体行动、她们以女客的身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聚会,回首人生、回首往昔,想给乡村、给各自的人生以亮色、以纪念这个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郭军通讯员王鹏斐7月26日下午2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巡线工何海瑞和他的同事开始了当天的第二...
子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