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廷刚:有“味道”的医生
为奶牛确诊
文图/本报记者 魏丽娟
作为一名兽医,霍廷刚是专门医治牲畜的医生,他的身上总是有一股“味道”。
在平常人看来,这个衣着简朴,有时鞋上还沾着牛粪的老人,身上散发的是“难闻”的味道,找不出一星半点国家领导人曾经接见过的样子。
在职教学生看来,这位悉心传授技能、精益求精的好老师,身上散发的是“求真务实”的味道,令人高山仰止。
在养殖户看来,这位能够一次次解决疑难杂症,同情农民兄弟,助力发展产业的技术高手,身上散发的是“工匠精神”的味道,难能可贵。
从事兽医工作40年,从教30年,霍廷刚现在依然奋战在一线,为全市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榆林职业教育奉献余热,为畜牧业的发展倾心尽力,他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让人觉得很有味道。
服务“三农”——只要老乡欢迎我就行
霍廷刚和普通农民没有差别,他熟练地骑着电动车,略为弯曲的后背下放着已经严重掉漆的工具箱,随时都是出发的状态。
说起“味道”,霍廷刚淡淡地笑了:“别人不喜欢,只要老乡欢迎我就行了。”没有退休前,霍廷刚利用课余时间服务农民,退休后,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三农”服务上。“定边的这户羊子前几天病了……过几天要去趟子洲看看牛”,采访中,不断有养殖户给他打来电话,这些养殖户有榆林周边的,也有延安等地的。
这些年来,在榆林城区50里范围内,只要畜主找他,霍廷刚就会骑上自行车或电动车出诊,远一点的地方,就搭乘班车去。有些地方太偏僻,他就换车、走路去,什么都阻挡不住他的脚步。“好请,不摆架子。”这是农民对他的评价。无论是数九寒天、三伏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老乡给他打招呼,他都热情服务,经常从深夜忙到凌晨,只为减少畜主的损失。
霍廷刚对养殖户十分同情,“农民们养殖积极性高,但是缺乏技术和管理,一旦牲畜发病,会带来很大的打击。”曾经,吴堡一个养羊户刚从山东引进小尾寒羊100多只,不到两个月死了30多只,期间多名兽医去诊疗,医药费花了几千元,但始终找不到原因。“见面时,畜主已经不抱希望了,对农民来说这损失太大了,太可怜了。”霍廷刚认真检查,结合病理解剖,确诊为寄生虫病。最后,畜主只花了十元钱就治好了羊子的病,霍廷刚却婉拒了畜主的高额报酬,把钱还给畜主,鼓励他要有信心继续发展产业。
“为农民服务,我就坚持一条,就是对农民兄弟负责任。”霍廷刚坚定地说。很多次遇到濒死期的病畜,他会劝畜主放弃治疗,不要浪费钱,尽管这样他将一无所得。有时养牛户出高价让他把不孕牛鉴定为怀孕牛卖给外地客户,他果断拒绝、坚决不干:“我的良心上过不去。”
倾心教学——与学生在一起其乐无穷
霍廷刚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霍老师”。1982年,霍廷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原榆林农校当老师。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霍廷刚不断钻研教材,自学相关知识,到1988年时已经成为牧医学科带头人,兽医方面的课程全部熟悉。他主持修订牧医专业教学技术教材,突出实践教学,增加榆林本地较多发病的知识,积极培养年轻教师队伍,兽医专业成为该校知名专业。
在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霍廷刚从教三十年来,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利用自己外出诊治病畜的有利条件,经常带上学生或者让畜主把病畜牵来,甚至买来进行教学,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临床病例。
在讲授家畜难产时,他用大家畜的骨盆标本作母畜的产道,产后1-2月的羔羊作胎儿,演示各种难产时的助产方法,非常直观,学员们一看就会操作,连连赞叹:“霍老师教的看一次就记住了,比上一天课的效果还好。”
带学生外出学习有时会发生一些意外,学生灌死羊的情况也发生过,这给霍廷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但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劲头,看到经过指导,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时,霍廷刚从不后悔,心里反而有一种成就感:“我和学生们在一起,其乐无穷。”
霍廷刚的教学生涯里,从来没有误课的情况发生,他把学生的时间当作“宝贝”一样看待。他还不断更新知识,总结同行好的治疗经验,对不正确的用药习惯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不要随便给牲畜判死刑,一定要做到耐心细致,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2010年,全国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上,由他作为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榆林农校代表队参加犬类手术比赛荣获全国二等奖。2007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接见,学校师生们一致表示,霍老师名副其实。
奉献一生——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
2008年,霍廷刚从榆林农校退休,但他一刻都没有闲着。2013年,他被榆林市动物疫控中心聘为榆林市动物疫情分析及风险评估专家组专家,2014年被陕西省畜牧业协会聘为专家服务团成员,2015年被子洲县畜牧兽医局聘为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
退休的这段时间,他走遍了全市十二个县市区,踏进了成百上千个村庄和养殖场,应邀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参与养殖户和基层兽医的培训工作,被农校返聘为教师,关注和关心着畜牧兽医教育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为榆林畜牧业倾尽自己的力量。
霍廷刚不但实干,还勤于学习和思考。“和过去不同了,全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国家都在提倡工匠精神,我们榆林作为畜牧业大市,不仅要有能打会算的人才,还要有能工巧匠。”他告诉记者,农村缺乏技能型人才,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能力,而非学历,这为榆林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017年,建校90年的榆林农校并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由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系,迈上了崭新的平台。今年,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首次招收专科学生,包含现代农业技术和畜牧兽医两个专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将以霍廷刚老师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培养,为榆林乃至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负责人说。
霍老师也更加有了劲头:“现在航天事业里都有职教生参与,所以咱们更要有信心,我会继续努力,为榆林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高特摄影报道为进一步促进子洲县黄芪、苹果、核桃等主打产业增收提质,助力精准脱贫,4月24日至26日,该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先后深入李孝河便民服务中心、三川口镇、马蹄沟镇,为农民群众送去了...
子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