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举行 投资70亿元 子洲今年开建黄芪产业融合项目
黄芪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子洲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摄
华商报讯(记者 杨虎元)为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扩大子洲黄芪品牌的影响力。10月21日,2017·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在子洲县举行。种植黄芪让不少药农富了起来,药农每亩年收入近1.5万元。黄芪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黄芪供不应求
价格在每公斤25元到30元
47岁的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村民曹发,提起黄芪让他笑得合不拢嘴,曹发也因黄芪发家致富,同时也带动周边的乡亲们走向富裕。据曹发介绍,他个人只有20亩土地,但为了能够大面积种植黄芪,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了村民几千亩地,今年种植黄芪4000亩,另外还种植1000亩黄芩。
“黄芪种植时限一般是5年左右,而五年下来一亩黄芪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每年黄芪的籽可以销售,五年下来绝对挣得很多。”曹发告诉华商报记者,今年黄芪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价格在每公斤25元到30元。
10月21日,华商报记者在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的山头上看到,黄土高原的山坡上种植的都是黄芪。
相比于传统的种植庄稼,不少村民表示,种植黄芪的收益比种植庄稼要强好几倍。“何止是强啊,是强的太多太多了。”今年63岁的双湖峪镇村民赵国选笑着说,黄芪有多少能卖多少,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目前,榆林子洲县中药材种植保有面积22万亩,其中黄芪15万亩,黄芩4万亩,其他药材3万亩。全县年产黄芪8000吨,产值7.2亿元,药农每亩年收入近1.5万元。黄芪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著名的“黄芪之乡”
国家六大中药材基地之一
10月21日,2017·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在子洲县举行。据了解,此次论坛以“论环境与道地黄芪”为主题,以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升级为宗旨,是一次致力于推进道地药材品牌创建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合作交流盛会。
子洲是全国著名的“黄芪之乡”。子洲黄芪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棉、粉性足、味甜、色鲜、质优而闻名国内外,是全国唯一仿野生种植形态、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也是国家六大中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
据悉,本次论坛是由国家卫计委扶贫办公室指导,中国中药协会、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行业协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药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协办,子洲县人民政府、榆林市卫计局联合承办的一次中药材发展研讨盛会。
国家卫计委扶贫办公室处长程万军在大会上说,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和国家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子洲黄芪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出产的黄芪品质优良,是国家六大中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子洲黄芪种植已经成为贫困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投资70亿元
启动建设黄芪产业融合项目
榆林市政府副市长杨东明在大会上致辞表示,“中国·子洲黄芪高峰论坛”不仅是子洲县黄芪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也是榆林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杨东明说:“希望子洲县政府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树立“产业立县”意识,把做大做强黄芪中医药产业作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抓。进一步加大“子洲黄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加强与知名科研机构、院校、药企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在黄芪深加工上的投入,进一步延伸黄芪产业链,提升子洲黄芪的药理价值。要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广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子洲县人民政府县长叶庆隆致开幕词时表示,近年来,子洲县高度重视黄芪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依托的黄芪产业体系。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精准脱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我们启动建设投资70亿元的黄芪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中药材种植基地、区域仓储物流中心和全市中药材交易中心。”
据了解,子洲黄芪种植历史长达千年之久。2008年5月,子洲黄芪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地。
新闻推荐
稻谷香大型喷灌机械遍布田间地头马国庆摄硕果累累马国庆摄收获时节马国庆摄在农机具展销区,一辆大型拖拉机吸引了几位农民刘河摄辣椒丰收了王海叶摄规模化育苗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资料照...
子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子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