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时代 扎根人民 扎根艺术 榆林市纪念路遥诞辰七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
座谈会现场。 本报记者刘继远摄
编者按:路遥是榆林的骄傲。他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熔铸在国家命运及时代大潮之中,用情用心用功抒写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出多部经典名篇,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家的责任担当。12月3日,在榆林举行的纪念路遥诞辰七十周年座谈会上,学者专家共聚一堂,回望路遥走过的路,共同呼唤路遥精神,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演播艺术家 李野墨
曾有人给我提过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怎么理解路遥为什么会经久不衰?我想其实很简单,这是路遥先生的爱,一种对人的大爱。路遥是陕北人,他成长的年代以及他写书的那个年代,他周围的人,他的亲人,他的乡亲们,大部分都生活得极其贫困,默默无闻。路遥对这些人的爱是很深刻的,他一直站在这些人中间,所以我们从作品中感受到这份爱,从路遥身上找到我们尊敬他、喜欢他作品的原因。还有一点也是出于这份爱,除了现实主义之外,他写得很实在,没有拔高,没有渲染,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他爱着的这些人日子能过得好一点,生活能美好起来,所以他的作品有着很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让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人能够喜欢他的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问题,总会有人问我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对人生有什么影响?我觉得影响是慢慢形成的。年轻人其实都是很狂妄很自大的,我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自己挺了不起,但是读完这部小说,我慢慢认识到,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且觉得能做一个普通人也挺好。第二,能做好一个普通人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音乐人、歌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主唱贺国丰
?我是路遥的一个读者、一个粉丝,?能够有幸?唱?《平凡的世界》主题曲,?对我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机会。特别是片头曲,有一段路遥的原声,?感觉是一种跨时空的对话,?非常有意义。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一直在鼓舞着我,?我觉得大部分陕北人身上?都带着路遥?身上的这种精神。?就像我唱这个歌,有人问是怎么唱出来这种感觉的??怎么能跟?小说的内容那么贴合??其实我真说不上来。非要说的话,应该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些信息早已融合在我们的血液里了。?
路遥的?作品里面有一些深刻的见解,对于自强和奋斗,他的作品中都给出了答案,我觉得这种精神是根植在我们?很多人内心的,?也是给我们每个人力量的东西。?希望路遥的这种精神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能够一直鼓舞我们,?让我们真正建立内心的?自信。
延安大学文学院教师、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任勇胜
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现已整合、凝聚出路遥研究、陕北知青文学研究、路遥与知青文化文献研究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被定位“当代作家”的路遥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存在,其身上叠加着多重的“当代意涵”:除了他活跃的80年代之外,还有继承“延安文艺”的“十七年”文学血脉。《平凡的世界》艺术结构的时间维度可以看出路遥的匠心和深意,每部结尾,路遥都刻意标记创作的四季迁移。他的作品处处透露他对时间的敏感和焦虑。而现代时间制度正是“现代性”最突出的表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路遥是完全“现代化”的中国人。路遥是改革开放前半场的见证人和引领者,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实践,高扬“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价值观,鼓舞青年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路遥所承继和坚守的价值体系,尤其值得当下人们珍视。
清涧路遥纪念馆馆长刘小涛
在路遥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受其影响的“普通人”慕名前来路遥纪念馆参观和缅怀。他们来自于五湖四海,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的是学生,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行业精英。但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是深受路遥精神鼓舞才得以在自身领域成就一番事业,都对路遥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近年来,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清涧先后建起了路遥纪念馆、路遥故居、路遥书苑;话剧《平凡的世界》在全国巡演;正在全方位打造的《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的原型王家堡村,将成为“路遥故里”文化旅游新的品牌。路遥已成为清涧的一个精神符号、一张文化名片。“路遥形象”将在陕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更具辐射力和带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把路遥精神传承好,把路遥文化做大做强,让“路遥形象”在清涧乃至全国文化产业中变得更加立体。
榆林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 贺智利
?路遥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他在政治上非常成熟,非常?睿智,也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政治才能?对他作品的影响非常大。正因为?如此,路遥的作品能够关注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和时代同行,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脉搏,他的作品是非常敏锐的,?触及到了当时的政治体制问题。
有的人说路遥紧跟政治跑,不是那种超越性的作家。?其实我觉得真正的伟大作家,没有一个是不关心政治的。?如果政治上你不敏锐不坚定,?甚至不正确,?写得再好也是鸡零狗碎的“小儿科”。?只有介入现实文学,通过介入现实改变社会,才能够影响世道人心,?从而把作家所理解的文学功能发挥到极致,?把自己的政治抱负落到实处。从这点上看出,路遥拥有的是大胸怀,他胸襟开阔,志存高远,所以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雄浑凝重的气象。
路遥延安大学同学、榆林市路遥文学联谊会副会长 王志强
作为路遥的同班同学、榆林市路遥文学联谊会副会长,我深受路遥的影响。路遥的名字为什么被大家认知认可??他做出什么贡献??从路遥的?三大国家级奖项可以讲明白。
第一个奖,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是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第二个奖,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100人“改革先锋”称号,路遥入选,被誉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第三个奖,今年9月,中宣部等9部门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路遥入围“最美奋斗者”。从这三个大奖来看,?路遥的贡献不可估量。
路遥的墓碑上写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是?路遥精神的精髓。今天在这里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我们要深刻研究和领会路遥精神之路。?路遥文学联谊会从成立到现在?做了大量工作,?就是要弘扬他的奋斗精神。
榆林市路遥文学联谊会会长 刘瑞平
我是通过《平凡的世界》知道路遥的,从此追随着路遥的足迹一路成长,经历了“受益者”“求索者”“传播者”三个角色的转变。路遥的作品让我看到了平凡人的爱,无论是对自己的爱,还是对亲友的爱、对土地的爱,以及对社会的爱,都是对天下的大爱。
二十年来,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创作了大型纪录片《路遥》,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次播出,并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奖”;创作完成陕北说书《说路遥》和路遥作品广播剧《救赎》,策划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路遥与我们同在》获陕西广播电视奖,发表路遥研究论文多篇。现在回头来看,我追寻路遥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希望通过传播“路遥精神”的火种,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榆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天宣
一个好作家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甚至他本身就构成一部简易的文学小史。
一个名家说过,文学写作意味着把人的思想、语言、幻想、情欲、探险、追求、快乐、探索、奥秘等等都推到极限。
路遥在文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表现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现实和农民命运、新一代农村青年的人生抉择,也可以说是他成长过程影子的缩写。
柳青是路遥的精神教父,路遥铭记着与柳青的一次对话。路遥问:你是一个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柳青回答:这个原因很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大书。柳青又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时间就够了,这么大的一块地方,没有陕北人自己写的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是不好向历史交待的……
柳青的话对路遥启发很大,苦难是他的永恒伴侣,也是动力。
吴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协会员 李光泽
纪念路遥,先谈柳青。?路遥自己也说过,柳青是他的人生导师和文学教父。
吴堡今年在柳青故里打造柳青文化园,主要建设内容是三处文化景观:柳青故居、柳青文学馆和柳青书院。柳青书院展陈1.2万册陕西作家的著作和1.4万页手稿,其中路遥的著作就有800多册。柳青文化园有两个特点,一是接地气,利用柳青故里的窑洞打造文学馆、打造书院。二是展出的第一手资料非常丰富、翔实、全面,?是研究柳青、研究路遥、研究陕西文学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
?我还想建议,榆林要千方百计加快设立路遥文学奖或路遥华语文学奖的进程。榆林要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这个影响力中应该包含文化影响力,榆林和有关单位联合设立以路遥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迅速扩大榆林文化影响力的一条有效措施。这个文学奖评奖的地域范围可以设定为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甚至整个西部,也可以设定为全国性奖项。如果设立路遥华语文学奖,则可面向全球华语作家评奖,不管如何设定范围,榆林应该是永久的颁奖地。
中国作协会员、作家马建绪
对路遥作品的阅读,在我这里持续了三十年。我把书和路遥都当成了我的路标!
众多文学大师形成共识:“作家是时代的书记官”。面对这个问题,面对自己的写作,在路遥精神的引领下,多年思索的答案是:呈现时代面貌,是一部长篇小说的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下更大的功夫,塑造新的人物形象,才能给读者以向上的力量,引领时代。
从农村走出来,人生浮沉五味杂陈,现实的素材我不缺少,但就怕小说经不住各个领域专家和读者的审视与考量。身为边远地区的写作者,我坚信,边缘也有可能是阐释世界的中心。陕北不只矿藏丰富,也是文学艺术的富矿、革命的摇篮,几十年我没有离开这片浑厚的热土,握笔在高原上挖矿。从没敢去想象像路遥那样获奖,只期盼我用燃烧生命写作的书,在人民中间流传。
榆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田小元
为何英年早逝的路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文学生活?因为他用生命所建构的文学世界,呈现了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也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路。他的作品展现的文学魅力、人文情怀、陕北情结和他的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路遥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文学艺术界的骄傲,更是陕北人的骄傲。
路遥的家乡,在他诞辰70周年之际召开座谈会进行纪念,适时、必要。故乡人语故乡情,乡音亲切,人情语浓,感受更深,效应俱佳,别有一番情怀。纪念路遥,就是要弘扬路遥精神,抒发理想情怀,讴歌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心声,用美好的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促进文艺事业新繁荣。纪念路遥,我还有个建议:编创新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剧本,并搬上舞台,产生更大的影响。
中国作协会员、榆阳区作协副主席曹洁
陕北是一块属阳的土地,路遥就是一棵大树,在黄土地上盘结出庞大而坚韧的根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写作者都会时常感觉身居在这庞大的根系中,吸纳路遥及路遥精神给予的能量和养分。
做好文学的根本是做好人,倘若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心所持,他的作品一定难以广阔绵延、山水俱盛。路遥的文学创作有广阔强大的精神背景,也有独属他自己的人物谱系,更有他对土地、历史、社会的深刻表达和思考。他关注人类的命运,思考民族的出路,表现出朴素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基于对百姓的尊重以及强烈的认同感,绝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使他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人的不平凡,传递出真诚、向善、励志的精神力量。在路遥去世的二十多年光阴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作家渐渐远去的背影,而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顽强延续。当你遭遇困顿之时,便有一个浑厚稳健的声音响起,给你温暖和力量。
路遥已然远去,路遥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鲁源
《平凡的世界》大部分书稿是在榆林完成的,这是我们榆林的荣幸。
路遥已成为陕北重要的名片,路遥的人生也是被放大的陕北人的生活。现在,他的故居被人们参观学习,让我们领悟到他“平凡中不平凡”的伟大人生,这就是路遥精神核心价值的苦难哲学。为什么在新的时代人们仍然相当重视路遥的文本?我手里有份非常珍贵的文献,是路遥1981年9月11日在榆林地委会议室举行的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来被牧笛老师整理发表在《塞上柳》,讲话的题目是《谈作家的劳动和小说创作若干问题》。
创作是不为人知的艰苦的长征。路遥说,“我在薄纸上的劳动和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不管有无收获,或收获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汗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劳动”。他相信,“人可以亏人,土地不会亏人”。
路遥的精神是时代的精神,未来将继续高扬在历史的巅峰上。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马蕊录音整理
新闻推荐
挂面飘香,土鸡咕咕,梯田连片,山货搭上电商“快车”,村集体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这是吴堡县用活扶贫资金扶持产业结出的硕果...
吴堡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吴堡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