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 财政资金“注活水” 产业扶贫“迸活力”

陕西农村报 2019-12-02 00:38 大字

本报讯(靳天龙)挂面飘香,土鸡咕咕,梯田连片,山货搭上电商“快车”,村集体专业合作社遍地开花……这是吴堡县用活扶贫资金扶持产业结出的硕果。

吴堡县实施“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2019年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7亿元,在村退出县“摘帽”的情况下,持续用力强弱项、补短板,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11月25日,笔者走进辛家沟镇霍家山村集体山地苹果基地,村民们抓住晴好天气,深翻平整土地、栽种苹果苗、培土……500余亩宽幅梯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冬景。

霍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寇彩虹介绍,村上与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总规模600亩的霍家山村山地苹果园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145万元,建成高位蓄水池3座、集雨窖6座、管理果园570亩。预计2025年进入盛果期后,亩产2000公斤,净利润300万元,村集体按10%的股份分红,年收入可达30万元。

今年以来,该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山地苹果、红枣、花椒、核桃、蚕桑、畜牧养殖六大农业主导产业,出台了一系列资金奖补政策,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其他财政资金设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村集体、企业和经营主体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

冬日的暖阳照在张家山镇宽马家石村的沟沟岔岔,一派生机。正在修缮自家羊圈的贫困户马海林抹了一把汗水说:“在政策帮扶下,我和二儿子养了100多只羊,政府补贴5000元,今年羊肉卖了2万多元。”

行走在吴堡县山乡间,不时能看到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惹眼。这些村级电站不仅是光伏扶贫的一大亮点,也是当地贫困户脱贫的一大指望,能够帮助一些缺少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借”光生财,获得稳定收入。

“这就是我们村的‘电存折’,阳光越充足,发的电越多,收入就越高。”宋家川街道刘家沟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应看着两排光伏电板报喜:“目前已发电18万余度,毛收入近16万元,除去给贫困户的分红外,还为村集体经济存了5万余元。我们要用这个钱来修路、建设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大家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统建统管统分的光伏扶贫模式,是吴堡县贫困群众的普惠项目。由于多数贫困村不具备光伏电站建设条件,吴堡县在城郊贫困村租赁土地建设联村光伏电站,实行全县光伏收入统一分配,覆盖所有贫困村。”吴堡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统筹资金5595万元,建设联村光伏扶贫电站10个,总规模7500千瓦,预计年总发电1050万度,年总收入787.5万元。

据了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吴堡县有67%的贫困户选择了自主发展模式。吴堡县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的思路,确定为4264户10063名贫困人口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从2017年开始,吴堡县对原有的产业扶持办法进行了大幅调整,将传统种植养殖业、经济林规范管理、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电商等多个门类全部纳入扶持范围;将补助上限从每户5000元提高到单项产业最高1万元、每户累计最高2.5万元;对自主发展的多个产业项目一同给予补助,且不限定补助次数,补到上限为止。

截至目前,吴堡县兑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生产奖补资金550.97万元,劳务奖补资金1272.82万元。

新闻推荐

贫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吴堡县 扶志扶智增动力

本报记者李志东通讯员韦江江扶贫重在扶志扶智,要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以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

吴堡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吴堡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