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动、提供岗位、就业培训,吴堡县 就业扶贫 办法多多

榆林日报 2019-08-11 05:57 大字

社区工厂挂面加工就业培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郭娇娜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82人,扶持自主创业76人,政府购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1293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518人……近年来,吴堡县精心制定产业带动、提供岗位、就业培训“三个菜单”,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不落一户、不掉一人”,带动众多贫困人口闯出致富门路。

1、特色产业“菜单” 群众搭上脱贫“快车”

张家山镇的手工空心挂面产业是吴堡县有名的特色产业。作为张家山镇最大的挂面加工厂,老霍家手工空心挂面专业合作社搭载着全镇94户贫困户,每年给他们保底分红800元。据合作社负责人霍耀平介绍,这里同时为贫困户提供7个工种、月工资3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使参与进来的贫困户实现一边打工增收,一边学习挂面制作技艺,学成后还能自主创业加工手工空心挂面。“以前不少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是种粮或外出务工,辛苦一年却收入不多,现在既能就近照顾家,还能学到技术,收入也增加了。”霍耀平说,据了解,该合作社已带动该镇200多家农户将面“挂”起来,把钱袋子“鼓”起来。

据悉,吴堡县针对部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专门制定了“鼓励涉农企业(合作社)搭载贫困户和吸纳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通过“保本分红”“养殖托管”“订单收购”等形式进行搭载,建立起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和“电商+加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共有55个新型经营主体搭载171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00元以上。

2、扶贫工厂“菜单” 农民变身“工薪族”

岔上镇川口村农民薛小利家境贫困,多年来丈夫在外务工,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她照顾,生活艰难。2018年作为易地搬迁户入住该县龙山惠民家园小区后,薛小利一直想就近找份工作,但始终没能如愿。

去年年底,听说了县上开了社区工厂重点招收贫困女工,对贫困户优先录取的政策,薛小利便报了名,并且顺利进入社区工厂——吴堡县宝船玩具有限公司上班。从家庭妇女到“工薪族”的转变,让她欣喜万分:“现在在厂里上班,既能赚到钱又能学技术,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一举三得!”

近年来,吴堡县坚持以贫困村、移民搬迁社区为重点,鼓励全县村镇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就业扶贫为目的的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新建的社区工厂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场地租赁补贴、水电费补贴等,各项资金合计83500元。目前,全县已认定5个社区工厂、1个就业扶贫基地,共吸纳贫困人口126人。

3、精准培训“菜单” 掌握创业“金钥匙”

近日,在县里举办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上,学员刘晓艳非常活跃,肢体二级残疾的她在吴堡县残联的帮扶下,做起了电商生意,专门在网上“吆喝”吴堡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被大家称为“电商达人”的刘晓艳介绍说:“我之前在残联的帮助下开了两年小卖店,后来通过参加残联组织的电商培训班,懂了点儿门道,就试着自己创业,我现在每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最近,我的淘宝店铺也上线了!”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吴堡县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家庭、身体条件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创新“出招”:逐镇逐村开展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学会1项实用技能。截至目前,吴堡县累计举办培训班20余期,参训人员达518人。

新闻推荐

吴堡民警雨夜解救被困游客

身陷泥泞中的游客。本报讯(李云隆记者张建伟)8月3日,榆林市吴堡县内普降大雨,2辆小轿车、8名游客被困在山路上,吴堡县公...

吴堡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