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榆林水、电、路、气、讯等民生基础设施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便利随处可见 幸福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宋炜
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各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可谓是天翻地覆。
“那会儿啊,榆林市都没一条‘好路’,即使是国道,很多路段也还是土和砂砾的面层。如果要从榆阳到定边基本上是‘两头黑’,早上天不亮就要出发,晚上天黑后才能到达,要是再遇上个车辆故障什么的,等到了就得大晚上了。如果是去哪个乡镇或是村子,那就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到了。”
“那会儿啊,除了少数单位,大多数人家都得打水吃。城里有不少水井,家户里水缸是必备的物品,冬天吃水更是让人头疼不已。”
“那会儿啊,虽然城里已经有了电,但电力供应非常不稳定,停电是家常便饭。而且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家用电器,电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仅仅是照明。”
“那会儿啊,各单位基本上都有了电话,就是那种老式的摇把电话,虽然能不能一打就通无法保证,通话时也常常需要喊得声嘶力竭,但已经是最先进的通信方式了。此外比较常用的就是写信了,但效率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比如从榆阳往吴堡某乡镇寄一封信,送达的时间快则四五天、慢则七八天。”
以上这些,是一些市民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也就是大约四十年前榆林人生活中与基础设施有关的记忆与回顾。在那个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为终极追求和目标的年代,现在我们所享有的水、电、路、气、讯等生活中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
从2003年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通车至今,陕蒙、吴定、榆神府、榆绥、榆佳等多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榆林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此外,境内1300多公里干线公路和已经实现的“村村通油路”,让去往43578平方公里的每一个区域都变得如此简单。而从2001年“火车开进榆林城”开始,榆林人的出行,特别是长途出行又增添了新的方式。到如今,乌海、包头、呼和浩特、北京、海拉尔、重庆、成都、昆明、上海、杭州、苏州、福州……无论是公务出行、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游玩,延伸向远方的铁轨总能安全地把你带到目的地。除了地上,榆林还有了四通八达的“天路”。截至2017年,有12家航空公司在榆运营着19条国内航线,共计26个通航点,也让榆林人有了“朝游北海暮苍桐”的底气和快感。
洗菜、做饭、洗衣、洗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轻轻拧动开关,就会有清澈的水流来满足你的需求。而这样的便利,现在已不只是城里人才能享有,随着各类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对于绝大多数榆林人来说,水已经不再是生产生活当中的困难。
40年之后,除了照明这一最基本的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电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作时使用电脑需要电,回到家中看电视需要电,储存食物的电冰箱也需要电,农民使用的农机具也需要电……而充足且稳定的电力供应,让不可或缺的电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在榆林,电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2017年8月14日,首个“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世界上迄今为止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林)横(山)至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陕西电网进入特高压新时代。据测算,仅这一个项目,每年就可向中东部地区送出近400亿千瓦时电力。实际上,到2017年底,榆林榆林市电力总装机容量2245万千瓦,榆林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电源输出地。
40年前,每到冬天,站在榆林中心城区地势较高的东西两侧,就可以看到榆林城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如今,这一景象已是一去不复返。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早已取代了柴火和煤炭,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
40年间,从电话到传呼机和手机、从短信到以微信为代表的功能多样的联络及社交方式,让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容易和紧密。因为念旧和恋家,不愿去城里住的老人,每天都能和孙子来上一段“面对面”的交流;因为在外辛苦打拼而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儿女,耳边也从不会缺少爸爸的叮嘱和妈妈的唠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生活的便利程度明显上升,幸福感也不断提升,一个幸福榆林正稳步前行。
新闻推荐
“清爽榆林”沙地越野车赛、“沿黄公路”全国自行车赛、吴堡国际黄河漂流赛……“十二五”以来,榆林市举行各类规模性群众...
吴堡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