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一对夫妻共同传承非遗文化:面里生“花” 纸上传“情”
胡宝成(左)、陈艳芬夫妻俩在切磋技艺。刘涛 摄
通讯员 刘涛
核心提示
绥德县田庄镇田庄村的胡宝成、陈艳芬夫妻俩,一个捏面花,一个剪纸,硬是把一种谋生的手段变成一生的坚守。如今,丈夫胡宝成是绥德县面花非遗传承人,妻子陈艳芬则是榆林市剪纸非遗传承人,两人还是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夫妻共同传承非遗文化被传为一段佳话。
在全国面花大赛上夺冠
1964年出生的胡宝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爷爷辈起,祖上就开始经营饭店,他十几岁时就在饭店里帮厨,几个兄弟也都练就一身好厨艺,其中就包括“面点”。做的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对和面、揉面及捏面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参加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届面花传承人研修班和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面塑研修班,面塑技艺也有了很大提升。
如今,胡宝成捏出的寿桃、面燕、十二生肖等,栩栩如生,深受面塑爱好者的喜爱。2016年,胡宝成在子洲县介子推暨全国面花大赛中初露锋芒,与妻子陈艳芬共同创作的面花作品《生生不息》,获得个人赛三等奖。2017年,在子洲县全国面花大赛上,他们夫妻俩带领合作社成员,共同创作的大型民俗面花作品一举夺冠,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2018年,再次在子洲县全国面花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胡宝成代表榆林市,接受“魅力中国城”栏目组采访拍摄几个月,现场创作的面花作品被西京学院收藏,为绥德面花传承打开新局面。
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
妻子陈艳芬比胡宝成小4岁,自幼随母亲郝国兰一起剪纸,出嫁后仍把这项技艺坚持了下来。如今,母亲已是陕西省非遗剪纸代表
性传承人,她自己也小有成就。目前,陈艳芬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剪纸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榆林市剪纸协会理事、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并获得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榆林市剪纸艺术“十大金剪刀”、绥德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的剪纸作品《秋收》《亲如一家》《山窝窝喜事多》在第三、四、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分别获得银奖;作品《春歌》在第三届农民书画展中荣获一等奖;作品《同庆》在第三届剪纸艺术博览会中荣获金奖,被南京海外教育学院永久收藏;作品《凤戏牡丹》被陕西省艺术馆收藏,其中套色剪纸作品《民俗风情记忆》《人类守护神》曾在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获奖,并在山西省右玉全国剪纸大赛中分别获金奖。
夫妻共同传承非遗文化
近年来,为传承面花和剪纸技艺,胡宝成与陈艳芬夫妇俩成立绥德县艳芬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学员学习剪纸、面花、刺绣等手工技艺。从2012年开始至今,合作社共培训学员上万人次,有的学员已成为面花和剪纸能手,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如今,胡宝成和陈艳芬还在绥德县老年大学兼职教授面花、剪纸、刺绣等课程,已有学员50余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浒)“五一”假期,绥德县郝家桥景区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成为热门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
绥德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